毕业证样本_大学毕业证_高中/中专-毕业证大全

因为有缘我们才相聚
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

▂▃▅▇ 主页 > 毕业证样本图 > 学校名称 > 正文

牡丹江医学院毕业证样板(模板)uz

牡丹江医学院毕业证样本{历届}图片、学位证样本、报到证样本、档案等。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院校简介:牡丹江医学院是黑龙江省属普通本科医药院校,是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单位、中国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训计划项目试点高校,2015年在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中获得了6年有效期。。创办时间

1958年

属性

省属普通本科院校 |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单位(2010年) |中国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训计划项目试点高校(2012年)

主管部门

黑龙江省。类别

公立大学。。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

学制

类别

牡丹江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

-----------

------

牡丹江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临床医学

五年

理工

麻醉学

五年

理工

康复治疗学

四年

理工

医学检验技术

四年

理工

牡丹江医学院医学影像学院

医学影像学

五年

理工

生物医学工程

四年

理工

医学影像技术

四年

理工

牡丹江医学院药学院

制药工程

四年

理工

药学

四年

理工

药物制剂

四年

理工

牡丹江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预防医学

五年

理工

应用心理学

四年

理工

卫生检验与检疫

四年

理工

食品质量与安全

四年

理工

牡丹江医学院护理学院

护理学

四年

理工

牡丹江医学院卫生管理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四年

文史

市场营销

四年

文史

公共事业管理

四年

文史

物流管理

四年

文史

牡丹江医学院口腔医学院

口腔医学

五年

理工

牡丹江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

-----------

-----------

------

牡丹江医学院成人与继续教育学院[3]

-----------

-----------

------[4]

牡丹江医学院学科建设

据2018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学术学位一级学科硕士点4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2个。

学术学位一级学科硕士点: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生物学、护理学

省级重点学科:础医学、生物学、内科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省级重点培育学科:药学、外科学[1]

牡丹江医学院师资力量

据2018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共有教职工2460人,其中具有高

校园风光

级职称人员723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人员762人;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187人,拥有龙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省级教学名师、省优秀中青年专家和省卫生系统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4人,省领军人才梯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100多名教师担任国家级学会理事、省级学会副理事长等学术职务。[1]

省级教学名师:李伟扬、高凤敏[5]

省领军人才梯队:细胞生物学学科[6]

省级教学团队:内科学教研室教学团队、机能学实验教学团队(负责人:金秀东)[7]

牡丹江医学院教学建设

据2018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1个、省级一类特色专业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重点专业4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6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

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医学影像学

校园风光

省级一类特色专业:医学影像学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医学影像学

省级重点专业: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医学检验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医学遗传学、病原生物学、医学影像设备学、诊断学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药学实验教学中心[1]

牡丹江医学院学术研究

编辑

牡丹江医学院科研平台

据2018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博士后创新创业实践基地、1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育科学研究团队,依托学校建有黑龙江省生物医药技术服务平台、黑龙江省博士后创新创业实践基地、黑龙江省高校校企共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牡丹江市北药开发实验基地等科研平台。[1]

校园风光

省级重点实验室:抗纤维化生物治疗实验室、麻醉与σ重病学实验室

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组织损伤与修复实验室、肿瘤疾病防治实验室

省级博士后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医药研究中心[8]

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肿瘤防治创新团队

省级教育科学研究团队:黑龙江省高校药学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团队[9]

牡丹江医学院研究成果

据2018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教师参加教材编写293部,其中主编教材68部;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140多项;承担省部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178项;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6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7项;发表学术论文12836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论文491篇。2009年,合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1]

   2009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项目名称主要完成人推荐单位
一类新药重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关键工程技术及应用李校堃、吴晓萍(暨南大学)、冯成利(吉林农业大学)、黄志锋(温州医学院)、黄亚东(暨南大学)、初彦辉(牡丹江医学院)中华医学会[10]

牡丹江医学院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据2018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收藏文献总量超过150万册

牡丹江医学院(7张)

,其中纸制图书文献90余万册,60余万册电子文献资料,馆藏医学专业文献约占文献总量30%;拥有中国知网的学术期刊全文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医学数据库、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springer、外文医学信息资源等中外文数据库10余个;购买了超星电子图书、多媒体医学课件和vcd/dvd视听教材、影视资料等多种载体资源。图书馆开通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馆际互借服务。[11]

学术期刊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是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等数据库的来源期刊,被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全文收录;设有基础医学论著、临床医学论著、经验交流、个案报道、技术与方法、调查、综述、护理医学、高教研究与高校管理等栏目。[12]

牡丹江医学院合作交流

编辑

据2018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与俄罗斯太平洋国立医科大学、美国田纳西大学、韩国建阳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英国贝德福德大学、菲律宾法蒂玛大学等中国以外院校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1]

牡丹江医学院文化传统

编辑

牡丹江医学院形象标识

校徽校旗

相信自己能做到比努力本身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