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证样本_大学毕业证_高中/中专-毕业证大全

因为有缘我们才相聚
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

▂▃▅▇ 主页 > 毕业证样本图 > 学校名称 > 正文

重庆邮电大学毕业证19年原版样本

重庆邮电大学样本图片由高中生受益网搜集整理发布,毕业证样本有多处防伪标识。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院校简介:重庆邮电大学创办于1950年3月,前身是东川邮政管理局邮政人员培训班;1951年1月,改建为西南邮电分校;1953年3月,分建重庆邮电学校;1955年5月,更名为重庆电信学校;1959年3月,升格为重庆邮电学院;1970年4月,改建为电信总局529厂;1973年7月,再次改建为邮电部第九研究所;1979年5月,恢复为重庆邮电学院;2006年,更名为重庆邮电大学。重庆邮电大学(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简称重邮,坐落于中国重庆市主城区南山风景区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2011计划”核心协同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布点设立并重点建设的四所邮电高校之一。。截至2016年3月,重庆邮电大学占地3800亩,校舍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拥有图书230余万册;共有在校生2.4万余人,其中研究生3100余人,在职教职工1700余人;下设16个二级学院,3个研究院,开设有53个本科专业。[1]。。截至2016年3月,重庆邮电大学共有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自动化学院、先进制造工程学院、光电工程学院(重庆国际半导体学院)、软件工程学院、生物信息学院、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传媒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学院、网络空间安全与信息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6个二级学院以及研究生院、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独立学院),开设有53个本科专业。[1][14]

二级学院开设专业
重庆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工程、广播电视工程、数字媒体技术
重庆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科学、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
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物联网工程、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
重庆邮电大学先进制造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
重庆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重庆国际半导体学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电磁场与无线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重庆邮电大学生物信息学院生物信息学、生物医学工程
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经济学、旅游管理
重庆邮电大学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重庆邮电大学网络空间安全与信息法学院法学、知识产权、信息安全
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艺术设计、广播电视编导、动画
重庆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翻译
重庆邮电大学体育学院社会体育
重庆邮电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含数字媒体技术、通信软件、软件测试方向)
重庆邮电大学国际学院英语(中加)、电子信息工程(中美)
重庆邮电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
参考资料:[14-16]

重庆邮电大学师资力量

截至2016年3月,重庆邮电大学共有在职教职工1700余人,其中教授等正高级职称 230余人,副教授等副高职称460余人,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700余位;学校外聘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英国、加拿大、美国、波兰、印度等国30余名院士及15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为该校兼职教授或名誉教授。学校有国家特支计划、千人计划、长江学者、百千万人才工程、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重庆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两江学者、百人计划、学术技术带头人、百名学术学科领军人才、巴渝学者等各类高层次人才80余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重庆市名师、重庆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获得者110余人,国家及重庆市教学团队16支。[1][17]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王国胤[18]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王国胤、王平、张治中、林金朝[19-21]

重邮自然风光(6张)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人选(6人,不全):李伟生、张天骐[22]

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王国胤[23]

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计算机软件教学部教学团队(王国胤)[17]

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移动信息终端与测试技术团队(郑建宏)[24]

重庆市高校科技创新团队(8个):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网络化控制系统理论,技术及其应用、汽车电子与嵌入式系统理论、技术及应用、智能信息处理、理论物理、网络完全与管控、智慧医疗系统与核心技术、通信网测试技术[25]

重庆市教学团队(15个)
序号名称带头人获批时间
1测控技术与仪器教学部教学团队胡向东2007
2通信与网络技术教学部教学团队张德民2007
3软件教学部教学团队王国胤2008
4通信与信息教学教学团队陈前斌2008
5大学物理教学团队龚云贵2008
6计算机控制课程群教学团队王平2009
7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团队蒋青2009
8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教学团队安世全2009
9移动通信教学团队2010
10测控技术实验中心教学团队2010
11数字系统设计课程群教学团队王汝言2011
12网络与信息安全教学团队陈龙2011
13动画教学团队李益2012
14先进制造技术工程实训教学团队吕霞付2012
15电路与电子基础课程群教学团队何丰2012
参考资料:[17][26]

重庆邮电大学学科建设

截至2016年3月,重庆邮电大学共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覆盖3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3个专业学位类别;有11个重庆市重点学科。[27]

esi排名

esi1% 工程学

重点学科

重庆市重点学科(11个):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物理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28]

学位点

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简表
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代码一级学科名称二级学科代码二级学科名称
03法学0301法学30106诉讼法学
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0502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305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30504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30505思想政治教育
07理学0702*物理学70201理论物理
70202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70203原子与分子物理
70204等离子体物理
70205凝聚态物理
70206声学
70207光学
70208无线电物理
0711*系统科学71101系统理论
71102系统分析与集成
08工学802机械工程80202机械电子工程
0803*光学工程80300光学工程
0804*仪器科学与技术80401精密仪器及机械
80402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808电气工程80805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0809*电子科学与技术80901物理电子学
80902电路与系统
80903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8110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8110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81103系统工程
8110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81105导航、制导与控制
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
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
0831*生物医学工程83100生物医学工程
0835*软件工程83500软件工程
12管理学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
注:代码带“*”的一级学科为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
参考资料:[29]

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及领域
类别领域代码领域名称
工程硕士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
085209集成电路工程
085210控制工程
085211计算机技术
085212软件工程
085236工业工程
085239项目管理
085240物流工程
艺术硕士135100
翻译硕士055100
参考资料:[29]

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9]

重庆邮电大学教学建设

截至2016年3月,重庆邮电大学共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8个重庆市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9门重庆市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4门重庆市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

质量工程

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30-31]

重庆市特色专业(11个,不全):通信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广播电视编导、电子信息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微电子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32]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移动通信接入网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33]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信息通信技术与网络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4]

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中心、经济管理实验中心、微电子专业实验中心、制造技术工程实训中心、电路实验中心、通信技术与网络实验中心、高等学校传媒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5-39]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5个):重邮-惠普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重邮-四联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重邮-移动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重邮-中兴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重邮-渝德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0]

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现代交换原理[41-42]

重庆市精品课程(19门,不全):数学建模、大学物理、高等数学、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vc++与面向对象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高级英语、大学英语、通信组织与运营管理、电信传输原理、信息论基础、通信原理、移动通信、通信经济学、电信组织与运营管理[43-47]

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数据库原理[48]

重庆市双语教学示范课程(4门):大学物理、数学建模、物理与生活、管理沟通[47][49]

教学成果

据学校官网2014年3月数据信息显示,重庆邮电大学在近年来承担国家及部省级教改项目100余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8项;建成校外实习实训和就业基地200余个,学生参加第十一届“挑战杯”成绩位列中国高校第21位,参加数模竞赛成绩连续两年排名中国高校第二,参加第八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中国金奖,参加2012年“中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捧得该项赛事最高荣誉“ti杯”,参加中国电子设计、数学建模、外语竞赛等获国家级奖励300余项,部省级奖励1000余项。[1]

重庆邮电大学对外交流

截至2014年3月,重庆邮电大学开展大类培养,实施“it精英人才培养计划”、“外语+专业”中加合作人才培养项目及“1+2+1”、“2+2”、“4+1”等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意大利、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和港澳台地区高校合作开展人才培养、短期学生交换、带薪实习等项目,组建了“重邮—惠普软件学院”、“重庆国际半导体学院”、“微软重庆软件外包服务人才培训基地”。[1]

重庆邮电大学学术研究

编辑

重庆邮电大学科研平台

截至2016年3月,重庆邮电大学共有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级科技动员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4个,重庆市重点实验室2个,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6个,重庆市工程实验室1个,重庆市工程研究中心16个,重庆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创新平台2个。[50-52]

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无线通信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主要协同)、重庆自主品牌汽车协同创新中心(主要协调)[53]

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工业物联网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54]

国家级科技动员中心(1个):国家3g军民结合终端设备动员中心[50]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2个):移动通信终端与网络控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52]、智能仪器仪表网络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55]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移动通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1]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工业物联网与网络化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1]

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4个):移动通信技术信产部重点实验室、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信产部重点实验室、光纤通信技术信产部重点实验室、邮政自动化控制技术信产部重点实验室[51]

重庆市重点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新一代信息网络与终端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工业物联网协同创新中心(牵头)[56]

重庆市重点实验室(2个):移动通信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信号与信息处理重庆市重点实验室[51]

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6个):重庆高校市级移动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重庆高校市级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重庆高校市级光纤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重庆高校市级微电子工程重点实验室、重庆高校市级网络控制技术与智能仪器仪表重点实验室、重庆高校市级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重点实验室[51]

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网络社会发展问题研究中心[57]

重庆市工程实验室(1个):工业自动化技术重庆市工程实验室[51]

重庆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创新平台(2个):重庆移动通信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创新平台、工业自动化技术重庆工程实验室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创新平台[58]

重庆市工程研究中心(16个)
序号科研基地名称批准单位负责人批准时间
1重庆移动通信工程研究中心重庆市计划委员会李方伟1999.06
2重庆市智能仪表及控制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共建、第二单位)

重庆市科委2004.11
3重庆市嵌入式软件测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科委李银国2007.01
4重庆高校通信网测试技术工程研究中心重庆市教委张治中2007.04
5重庆高校汽车电子与嵌入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重庆市教委李银国2007.04
6重庆市地理空间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第三单位)重庆市科委夏英2009.01
7重庆市智能手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共建、第二单位)重庆市发改委2009.09
8重庆市血液净化医疗工程研究中心(共建、第二单位)重庆市发改委2009.09
9重庆市智能电网通信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科委王平2011.03
10重庆市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科委王平2011.11
11重庆市信科设计通信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科委文凯2011
12重庆市软件评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科委胡敏2011
13重庆市平伟led光电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科委2011
14重庆市药品电子商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科委2011
15重庆市汽车电子控制嵌入式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科委李银国2012.12
16重庆市移动智能终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科委陈前斌2012.12
参考资料:[51]

重庆邮电大学科研成果

重庆邮电大学在通信网及测试技术、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智能信息处理、工业以太网(epa)与传感器网络、先进制造与信息化技术、微电子技术与专用芯片设计等领域,承担了一大批重大科研项目,曾先后成功研制第一套符合国际电联标准的24路、 30/32路脉冲编码机和120路复接设备及其配套仪表,参与制定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并设计出世界上第一颗采取0.13微米工艺的td-scdma基带芯片,制定了中国工业自动化领域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epa国际标准,研制出中国安全领域信息隔离与交换的关键设备,先后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等殊荣。[59]

据2016年3月学校网站信息显示,近五年,重庆邮电大学承担了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240余项,承担省部级项目近800项,获国家及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00余项,其中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获全国教育科研成果奖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奖2项。[1]

科技奖励

国家级科技奖励(9项)
序号成果名称奖项获奖单位获奖时间
1通信网络测试与优化平台关键技术及其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通信学院2011年
2血液净化系统监测与控制系列关键技术及整机设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生物信息学院2011年
3跨安全域隔离与信息交换技术及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10年
4一代控制系统高性能现场总线——epa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自动化学院2009年
5流程工业现场总线核心芯片、互操作技术及集成控制系统开发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自动化学院2009年
6td-scdma终端核心芯片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通信学院2008年
7支持生产设备集成运行的网络化制造系统及支撑技术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自动化学院2007年
8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2003年
9tdm/fdm 60路复用转换设备(s/p型)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3年
参考资料:[60-62]

其他国家级成果奖
成果名称奖项获奖时间获奖单位备注以及获奖意义
超声兰姆波二次谐波发生效应的理论、实验及应用研究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4年自动化学院
工业无线标准“iec62601:2011用于工程自动化的wia通信网络与通信规范”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2013年自动化学院
集成电路设计科技创新团队中国侨界贡献奖2012年光电学院
cmos摄像芯片兰克奖2008年光电学院光电界和营养学界世界最高奖项、光电诺贝尔奖
td-scdma手机基带芯片的研究与实现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奖2005年通信学院世界第一台td-scdma手机、军民结合国防项目
民兵网络战训练系统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计算机学院国防项目
24路脉冲编码通信设备、30/32路脉码通信系统、30/32路全国科学大会奖1978年现通信学院新中国数字通信鼻祖
参考资料:[63-64]

重庆市科技奖励(2011至2012年度,共12项)
序号获奖项目名称获奖等级获奖时间
1面向工业测控领域的无线网络关键技术重庆市技术发明一等奖2012
2高抗毁光网络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2
3数字城市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应用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2
4复杂机动环境下的宽带无线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
5政府财政科技投入项目监管重大问题研究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
6煤矿安全管理与定位救援系统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12
7面向服务体系结构的通信业运营数据仓储平台研发及应用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11
8社区医疗家庭健康远程监护技术与系列设备研究重庆市技术发明二等奖2011
9基于无线通信的目标探测与搜寻技术重庆市技术发明二等奖2011
10基于蓝牙技术的手机网络综合接入系统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11
11智能目标识别中的关键技术研究重庆市自然科学三等奖2011
12脉冲时滞系统的定性分析与混合控制重庆市自然科学三等奖2011
参考资料:[65-66]

创造发明

成果名称时间意义
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td-scdma标准1999年中国第一个移动通信自主标准
世界第一台td-scdma手机2003年
世界上第一个td-scdma实验网2005年世界第一个td网络
世界第一块td—scdma基带芯片-“通芯一号”2005年
新一代控制系统高性能现场总线—epa2009年中国第一个自主研发的国际通用工业无线通信标准
世界第一块工业物联网芯片-“渝芯一号”2012年世界第一块工业物联网芯片
参考资料:[67]

重庆邮电大学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据重庆邮电大学图书馆网站2015年11月信息显示,重庆邮电大学图书馆共有馆藏文献230万册,中外文电子期刊25234种,纸质期刊1193种,数据库53种,在通信与信息系统、计算机与自动化、itu(电联)标准、ieee方面资源较为齐全。图书馆数字资源存储磁盘阵列45tb,并可以通过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重庆科技资源共享平台、重庆大学城高校数字图书馆共享平台等获取其他资源。[68]

学术期刊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86年,是由重庆市教委主管、重庆邮电大学主办的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被《新华文摘》、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等多家文摘或数据库收录。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获得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学报、重庆市一级期刊、中国理工农医院校优秀学报。[69]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88年,是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重庆邮电大学主办的以信息学科为特色的专业性学术期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无线电电子学文献数据库核心期刊、全国优秀自然科学学报、重庆市优质期刊、重庆市“十佳”科技期刊、重庆市一级期刊。英国《科学文摘》(sa,inspec)、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俄罗斯《文摘杂志》(aj,niviti)、波兰《哥白尼索引》(ic)、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lrich ipd)、中国无线电电子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万方数据库、中国物理文摘、中国数学文摘、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中国高等学校学术文摘·电气与电子工程等20余个数据库或文摘收录。[69]

《数字通信与网络(英)》(digital communications & networks)是重庆邮电大学和elsevier联合主办发行的国际英文期刊,季刊,旨在为通信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一个报道其最新学术研究成果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69]

《中国邮电高校学报》(英文版)创刊于1994年,由北京邮电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原长春邮电学院、石家庄邮政高等学校联合主办,编辑部设在北京邮电大学,是美国《工程索引》(ei)、英国《科学文摘》(sa,inspec)、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期刊。[69]

重庆邮电大学文化传统

编辑

重庆邮电大学校徽

重庆邮电大学校徽形象地表明了重庆邮电大学办学特点

,紧握知识经济、网络社会的脉搏,与当今社会的信息化浪潮密切相连。学校位于山城重庆南山文峰塔下,在学校对面的山上耸立着一座七层塔,这便是文峰塔。标志中间的三角形寓意山城重庆的地理形态,三角形边上的齿轮一方面代表了邮票的齿孔,另一方面也寓意了我们求学路上不断向上攀登的征程,此外还代表了文峰塔的七层塔高,象征着佛家的七级浮屠。

标志上的1950代表重庆邮电大学的过去和未来,1950是学校创建时间。标志由黄、绿、黑三色组合而成,黄色三原色中最耀眼最明亮的颜色象征光明、丰收,绿色象征生命、安全、快速,黑色象征庄严、高贵,轻松明快的色彩则表明了学校充满希望的未来。

重庆邮电大学校训

修德、博学、求实、创新

重庆邮电大学校歌

腾飞梦想

校训:修德、博学、求实、创新

作词:王西春 作曲:陈流汀

南山峰高,长江水长,莘莘学子,笃行八方。

南山峰高,长江水长,巍巍学府,蔚然一方。

南山峰高,长江水长,莘莘学子,助兴八方。

邮电通信,科教殿堂,修德博学,放飞梦想。

应时代英才,做祖国栋梁,应时代英才,做祖国栋梁。

应时代英才,做祖国栋梁,应时代英才,做祖国栋梁。

南山峰高,长江水长,莘莘学子,筑兴八方。

南山峰高,长江水长,巍巍学府,蔚然一方。

南山峰高,长江水长,巍巍学府,蔚然一方。

信息科技,蒸蒸日上,求实创新,立志兴邦。

带领新世纪,创民族辉煌,带领新世纪,创民族辉煌。

带领新世纪,创民族辉煌,带领新世纪,创民族辉煌。。创办时间

1950年10月

属性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12年) |重庆市人民政府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高校(2006年) |2011计划(2014年)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1年)

主管部门

重庆市。

相信自己能做到比努力本身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