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证样本_大学毕业证_高中/中专-毕业证大全

因为有缘我们才相聚
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

▂▃▅▇ 主页 > 毕业证样本图 > 学校名称 > 正文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毕业证19年原版样本vq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毕业证样本{模板}图片、学位证样本、报到证样本、档案等。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院校简介:学校的前身是广东省1954年创办的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师范学校和1958年创办的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师范专科学校。后几经分合、调整、更名,于1993年组建为琼州大学(专科)。2006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琼州学院。2015年9月,更名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2]海南热带海洋学院(hainan tropical ocean university)是由海南省人民政府、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三亚市、三沙市等单位共建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省属高校,[1]是教育部十大“教育援外基地”之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2]和上海合作组织大学中方成员院校(合作方向:区域学、生态学)[3]。据2018年11月学校官网资料显示, 学校建有三亚、五指山两个校区,校园总占地面积2200余亩,总建筑面积53.2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04238.49万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9112.24万元;馆藏纸质图书153.4万册,电子图书153.7万册。学校有12个二级学院,51个本科专业、5个专科专业,拥有教职工12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40多人;拥有全日制在校生18200多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40多人,本科生15200多人、专科生2800多人,留学生110多人。[2][4]。创办时间

1954年

属性

省属本科院校

主管部门

海南省。类别

公立大学。。海南通什师范专科学校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1954年2月中旬,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决定成立自治区师范学校筹建委员会。3月15日,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初级师范学校在通什镇正式成立,培养少数民族地区的师资,自治区政府主席王国兴任名誉校长,张玉锦任常务副校长并主持学校全面工作[5]。

1955年初,自治区改为自治州,学校更名为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师范学校。[6]

1958年9月,经中共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党委批准创办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师范专科学校。校址在自治州首府通什镇(今五指山市),自治州州长林岳川兼任校长。设文史、数理两个科系,学制2年,当年招收学生100名。同年,广东省通什师范专科学校创办。

1959年8月广东省通什师范专科学校并入广东省海南师范专科学校。

1962年,全国院校进行调整,广东省各地师专和广东省师范学院全部停办,其中包括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师范专科学校。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师范学校撤销。[7]

1977年,在全国恢复高考招生制度的背景下,为解决海南黎苗族琼州学院三亚校区地区师资奇缺的问题,在原自治州师范学校的基础上,创办了师范大专班,学制3年。当年招收中文、数学2个班,共90人。

1978年,增设政史、英语、物理、化学4个专业,扩大招生人数至300人。师资除了原自治州师范学校的教师之外,主要从各县师范和中学抽调专业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高中教师,以及毕业分配来的高校工农兵学员。

1983年10月4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原师范大专班的基础上复办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师范专科学校,属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双重领导。校长由自治州政府副州长林安彬兼任。

1988年海南建省后,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海南省通什师范专科学校”,属海南省教育厅领导,校长钱泽钧。[7]

海南通什教育学院

海南省通什教育学院原称广东省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教师进修学院,创办于1981年7月。占地面积19998平方米。办学初期,省定学院办学规模为学生人数500~600人,教师人数150-180人。

1981年,在校教职工人数108人。前三届脱产招生人数共440人,函授生2000多人。1983年,经广东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更名为广东省通什教育学院。

1988年4月,海南建省后更名为海南省通什教育学院。在校生1086人,其中脱产395人,函授691人,开设中文、政史、英语、旅游、数学、物理、化生7个专业。职工74人,教师76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16人,获得硕士学位1人。[8]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合并建校

1993年7月29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同意由海南省通什师范专科学校和海南省通什教育学院合并组建为琼州大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4张)

学(专科)[2]为综合性大学[8]。1994年4月13日,琼州大学正式挂牌成立[8]。

2006年琼州大学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琼州学院。同年4月海南民族师范学校并入琼州学院。2009年学校主校区由五指山市搬迁至三亚市。[2]

2015年9月,“琼州学院”更名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2][9]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办学条件

编辑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院系专业

据2018年11月学院官网显示,学校现有18个二级学院,51个本科专业、5个专科专业,涵盖了文、理、工、管、法、史、农、教、艺等9个学科门类。[2][10]

院系名称本科专业专科专业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汉语言文学、历史学、社会工作、新闻学、秘书学、文物与博物馆学[11]--------------------------
旅游学院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12]--------------------------
海商学院市场营销、国际市场营销方向、物流管理、港口物流管理方向、海事管理方向电子商务、会计电算化、旅游管理[13]
教育学院小学教育、学前教育、音乐学、应用心理学学前教育、语文教育、数学教育、旅游管理、电子商务、会计电算化[14]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15]---------------------------
外国语与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英语(旅游方向、翻译方向、师范方向)、涉海商务英语[16]---------------------------
艺术与创意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数字媒体技术、音乐表演、舞蹈编导[17]--------------------------
海洋科学技术学院海洋科学、海洋技术[18]---------------------------
海洋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和船舶电子电气工程[19]---------------------------
生命科学与生态学院生物科学(海洋生物、生物科学师范两个方向)、食品科学与工程(海洋食品、营养与养生两个方向)、生态学、园艺、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水产养殖学[20]---------------------------
体育与健康学院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休闲体育体育教育[21]
继续教育学院专升本、专接本和专科专业:汉语、学前教育、体育教育、音乐表演、旅游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汉语言文学、英语、音乐学、艺术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22]

注:以上专业不全,详情请查看学校官网

(以上资料来源于学校官网:[10][23])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师资队伍

据2018年11月学校官网资料显示,学校现有教职工12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840多人,高级职称教师410多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620多人,双聘院士2人。教师队伍中既有国务院特贴专家、省优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省515人才第一、二层次人选,全国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也有来自企业、科研院所的双师型教师。[2]

省级优秀教师:杨兹举、郝福伟、文珍、林炽贤[24][25-27]

全国优秀教师:林炽贤、符玉梅[28-29]

 省级教学团队
 团队名称带头人所在单位时间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符玉梅马克思主义学院2012
旅游管理课程群教学团队金海龙旅游管理学院2011
动物学课程群教学团队林炽贤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2010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团队杨兹举人文社科学院2009
物理教学团队康小平理工学院2008
历史系专业教学团队袁澍人文社科学院2007

(以上资料来源于学校官网:[30])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教学建设

教学成果

据2017年6月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官网显示,学生获得国家级奖励 361项、省级奖励969项,其中在全国组织的“挑战杯”、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导游大赛、创新创业技能大赛等学科竞赛中表现出色,获得国家级一等奖31个、二等奖86个。[2]

质量工程

据2017年6月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官网显示,学校有省级精品课程11门,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2]

   省级精品课程
   课程名称所在单位层次负责人年度
计算机网络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本科林元乖2013
中国旅游地理旅游管理学院本科金海龙2012
文学概论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王家发2011
植物生理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林伟2010
运动生理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张洪斌2009
中国现当代文学人文社科学院本科郝福伟2009
动物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林炽贤2008
世界古代史人文社科学院本科袁澍2006
数学分析理工学院本科任崇勋2003
数字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高职石焕玉2006
vb程序设计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高职李壮2007

(以上资料来源于学校官网:[30])

    省级特色专业
    专业名称所在单位时间
社会工作人文社科学院2013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12
旅游管理旅游管理学院2011
汉语言文学人文社科学院2010
历史学人文社科学院2007

(以上资料来源于学校官网:[30])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中心名称主任所在单位时间
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康小平理工学院2009

(以上资料来源于学校官网:[30])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科建设

据2017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1个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点,省级重点扶持、培育学科4个。[2]

硕士(mta)点:旅游管理[2]

省级重点扶持、培育学科:动物学、旅游管理、民族学、环境工程[31]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国际交流

据2017年6月学校官网资料显示,学校先后与港、澳、台、东南亚及美国、俄罗斯、奥地利、加拿大、乌克兰、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的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国际合作。

2008年4月,学校成为中国10个“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之一,连续成功承办了四届国家教育援外项目“亚非发展中国家旅游管理高级研修班”。2012年,学校成功加入上海合作组织大学。学校积极筹建“中乌校长论坛”永久性会址。2015年初,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落户学校。[2]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术研究

编辑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科研机构

据2017年6月学校官网资料显示,学校有海南省重点实验室2个,省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级研究中心1个,校设科研机构8个。[2][32-33]

海南省重点实验室:两栖爬行动物研究省级重点实验室、海南省嵌入式系统重点实验。[32]

海南省重点研究基地:海南省民族研究基地

国家级研究中心:上海合作组织大学区域学中方研究中心。

校设科研机构:中国国际青少年活动中心(海南)三亚基地、全国青少年道德培养实验基地、民政部和海南省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基地、海南旅游协同创新中心、海南国际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研究基地、海南省两岸少数民族研究院、海南文学研究基地、海南热带雨林画院。[2]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科研建设

学校共承担各类科研课题962 项,其中国家级16项,省部级350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6项。海南黎、苗族本土文化研究成果丰硕,其中《黎族通史》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实现了海南省社会科学重大项目零的突破。[2]

学院重视海南黎族、苗族本土文化的研究。2006年至2008年,共承担省级以上课题96项,仅2008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原琼州学院)年学校就有六人获国家、教育部科研基金立项课题;2007年获得7项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其中,“根灌(rootirrigation)”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并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非傍轴光束质量研究”获海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居国际先进水平,《探地雷达反问题的同伦算法研究》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两项成果荣获2012年度海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13年海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原琼州学院)一举夺得1项一等奖,4项三等奖;出版专著和教材74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44篇,被sci收录26篇,被ei收录16篇,其它收录1篇。[2]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相信自己能做到比努力本身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