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大学样本图片由高中生受益网搜集整理发布,毕业证样本有多处防伪标识。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院校简介:学校的前身是1951年9月25日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民用航空局第二民用航空学校。1958年12月15日,学校更名为中国民用航空高级航空学校。1963年6月21日,合并组建了中国民用航空机械专科学校。1981年8月10日,学校更名为中国民用航空学院。2006年5月30日,学校更名为中国民航大学。[6]中国民航大学(civil avi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坐落于天津市,始建于1951年,是中国民用航空局直属,中国民用航空局、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部共建高校,民航学科门类齐全的高等学府,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民航高等学府,天津市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高校,教育部cdio改革试点单位,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国际航空认证委员会(aabi)教育会员、国际民航组织( icao)升级版航空培训计划正式会员,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1-5]。截至2018年5月,学校总占地面积171.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6.6万平方米;其中,校本部坐落于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旁,分为南北两个校区;另外建有朝阳飞行学院、内蒙古飞行学院、新疆天翔航空学院3个飞行训练学院。有31个本科专业,6个专科专业;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7个。有8个天津市重点学科。有在校生27000余人;教职员工3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363人。有馆藏纸质图书198万册,电子图书250万册,数据库90个。[6]。。截至2014年4月,中国民航大学有17个二级学院,设置28个本科专业、6个高职专业。
学院 | 专业 |
中国民航大学航空工程学院 | 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工业工程 |
中国民航大学航空自动化学院 | 机械电子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自动控制方向) |
中国民航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无线电技术方向) |
中国民航大学空中交通管理学院 | 交通运输 |
中国民航大学理学院 | 材料化学、材料物理、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 |
中国民航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会计学、财务管理、物流管理、工商管理、经济与金融、应用心理学 |
中国民航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 |
中国民航大学机场学院 | 交通工程、土木工程、油气储运工程 |
中国民航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 安全工程、公共事业管理 |
中国民航大学外国语学院 | 英语 |
中国民航大学法学院 | 法学 |
中国民航大学飞行技术学院 | 飞行技术、应用心理学’ |
中国民航大学乘务学院 | 民航空中安全保卫(高职)、空中乘务(高职) |
中国民航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 民航运输(高职)、航空机电设备维修(高职)、航空电子设备维修(高职)、民航安全技术管理(高职) |
注:除以上学院以外,学校还有中国民航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中国民航大学朝阳飞行学院 |
[12]
中国民航大学学科建设
截至2013年5月,中国民航大学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49个、7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和1个国际合作办学硕士项目(中法航空安全管理硕士),拥有工商管理硕士(mba)办学资质。学校有7个一级学科入选天津市第四期重点学科。[13-14]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生物医学工程、法学、翻译。[15]
天津市一流学科:安全科学与工程
天津市特色学科(群):交通运输、航空宇航[3]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
航空工程、控制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安全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物流工程。[15]
民航总局重点建设学科
交通运输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学。[16]
天津市第四期重点学科
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安全科学与工程。[14]
中国民航大学师资力量
截至2013年4月,中国民航大学有专任教师1068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400余人,博士生导师10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天津市特聘教授1人,天津市教学名师4人,民航特聘专家4人,民航中青年技术带头人9人,天津市级教学团队3个。[8]
天津市级教学团队
工程技术训练中心(任仁良)、通信工程专业教学团队(韩萍)、航空发动机构造教学团队(李书明)。[17-18]
中国民航大学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13年4月,中国民航大学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天津市品牌专业9个、天津市精品课程9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学校有实习飞机21架,各种类型飞机发动机47台,建有航空器维修执照考管中心、飞行签派员培训中心、工程技术训练中心、147学校、icao飞行英语培训中心、中国民航飞行人员执照考试点、中国民航飞行人员icao英语考试点等多个国际、国内授权培训、考试机构,承担民航机务、空管、飞行、机场、运输、乘务等各种岗位资格培训。[8][19]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工程技术训练中心、空管实验教学中心。[8]
国家级特色专业
飞行器动力工程、交通运输、飞行技术。[8]
天津市品牌专业
飞行器动力工程、交通运输、飞行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8]
天津市精品课程
普通物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英语、c语言程序设计、飞机结构与强度、航空发动机构造等9门。[20-22]
教学成果
校园景色(28张)
截至2013年4月,中国民航大学学生在全美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英语竞赛和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学科竞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学校女子柔道队一直位列全国大学生女子柔道榜首,以北京奥运会女子柔道金牌获得者佟文为代表的优秀运动员在奥运会、世锦赛和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各类大赛中披金夺银。学校男子篮球队多次打入cuba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八强并获得第13届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亚军。[8]
中国民航大学合作交流
截至2013年4月,中国民航大学与国际民航组织、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欧盟工业委员会、美国联邦航空局(faa)等民航组织和机构,波音公司、空客公司、赛峰集团、罗罗公司等知名航空制造企业,美联航、巴西航空、联邦快递等航空运输企业,美国普渡大学、法国航空大学集团(gea)、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等国外航空院校建立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学校与法国航空航天大学校集团共同创办了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全面引进法国工程师教育模式,在飞机结构与材料、推进系统运行与维护、电子系统与机载设备三大领域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中国民航大学与法国国立民航大学、法国航空工业大学合作培养了9期“中欧航空安全管理硕士”,培养学生近500人。学校与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合作培养了5期“航空工商管理硕士(amba)”。学校与欧盟合作开展了航空人为因素、航空规章一体化体系等项目的研究。学校在选派教师出国做访问学者、攻读学位和培训进修的同时,先后为新加坡、韩国、蒙古、南太平洋地区及非洲的十几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培训了多批民航专业人才。学校与长荣集团合作开展了五期的青年教师研习交流,与中华科技大学、高苑科技大学等院校长期开展师资与学生交流。[8]
中国民航大学学术研究
中国民航大学科研平台
截至2013年4月,中国民航大学有国家空中交通管制委员会重点实验室1个、工业和信息化部与中国民用航空局共建研究中心1个、中国民用航空局科研基地7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3个、天津市工程中心1个、天津市科研基地1个。学校还拥有中国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与学校共同建设的民航安全科学研究所。[8]
国家空中交通管制委员会重点实验室
国家空管运行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8]
工业和信息化部与中国民用航空局共建研究中心
适航审定技术与管理研究中心。[8][23]
中国民用航空局科研基地
航空地面特种设备研究基地、空中交通管理研究基地、航空运输经济与管理科学研究基地、机务维修工程研究基地、信息技术科研基地、机场工程研究基地、民航空管研究院。[8][24]
天津市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智能信号与图像处理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民用航空器适航与维修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空管运行规划与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8]
天津市工程中心
天津市飞机维修与民航地面特种设备技术工程中心。[8]
天津市科研基地
天津市航空法律与政策研究基地。[8][25]
中国民航大学科研成果
cauc(8张)
截至2013年4月,中国民航大学承担了包括国家高技术研究计划863计划(重大、重点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重点、面上项目)、国家软科学等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96项。学校航大科技获批成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被科技部授予为中国民航大学科技园内中小企业专业技术服务平台资质。“飞机飞行操纵品质监控工程”项目和“飞行品质监控和飞行图形仿真系统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6-27]
截至2012年3月,中国民航大学承担了72项科研课题,总经费6400余万元,其中国家与省部级32项。学校申请发明专利6项,授权5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登记软件著作权7项。学校发表学术论文175篇,其中sci、ei检索53篇。。创办时间
1951年9月
属性
中央部属高校|中国民用航空局、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部共建(2018年)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1年)
主管部门
中国民用航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