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证样本_大学毕业证_高中/中专-毕业证大全

因为有缘我们才相聚
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

▂▃▅▇ 主页 > 毕业证样本图 > 学校名称 > 正文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毕业证)照片哪有不错果然好用oo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毕业证样本{模板}图片、学位证样本、报到证样本、档案等。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院校简介:学院坐落在享有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记忆遗产美誉的丽江市,是云南滇西北唯一一所本科院校。[1]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tourism and culture college of yunnan university),位于云南丽江,是在云南大学不断发展过程中,为适应高等教育的改革与高层次旅游管理及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于2002在丽江创办,并于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确认的独立学院。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tourism and culture college of yunnan university),位于云南丽江,是在云南大学不断发展过程中,为适应高等教育的改革与高层次旅游管理及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于2002在丽江创办,并于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确认的独立学院。。创办时间

2002年

所属地区

中国 云南丽江

学校类型

综合

属性

独立学院。主管部门

云南省教育厅

类别

民办大学。。项目级别

项目介绍

省级质量工程

艺术系设计专业被云南省教育厅批准为“2010年云南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省级质量工程

“独立学院计算机基础公共课课程教改研究和改革实践”被省教育厅批准为2010年度云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研究项目

省级质量工程

《大学素质教育精华文选》(省统编)已被列入省教育厅“十二五”规划教材

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立项项目

“信息技术词汇网络包在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批准为“2010年度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立项项目”

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立项项目

“独立学院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教考系统开发研究” 被批准为“2010年度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立项项目”

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立项项目

“香格里拉藏族黑陶制作工艺传承与发展研究” 被批准为“2010年度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立项项目”

丽江市相关课题研究

联合丽江市政府在学院设立“丽江市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完成了《丽江市旅游业态的创新与转型开发研究》、《丽江市及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信息库建设》等课题,开展了丽江市旅游资源调查和丽江古城的保护与利用等专题研究。

[2]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院系设置

学院设有10系1部,分别是护理系、会计系、经济管理系、旅游系、外语系、文学与新闻系、艺术系、信息科学与技术系、财务管理系、酒店管理系和基础教学部。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现任领导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院长

院长 李平

李平,男,汉族,出生于昆明。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院长,教授职称。

当过下乡知识青年、工人、报社。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留校工作。历任中文系学生政治辅导员、古典文学教研室教师(兼系团总支书记)、教学秘书、副系主任,云南大学教务处副处长,云南大学国际现代设计艺术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兼中方副院长,云南大学党委组织部长,云南大学纪委书记,云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兼洋浦校区党工委书记),洋浦校区搬迁指挥部指挥长,呈贡校区建设指挥部顾问。2011年12月从云南大学退休。2015年9月21日受聘担任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院长。[3]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党委书记

党委书记,祁顺华

祁顺华,男,回族,云南昭通人,在职硕士研究生学历,1992年7月参加工作。历任云南大学生物系团总支书记、党总支干事、班主任、学生党支部书记,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生物系党总支副书记、院党委办公室主任、院党委副书记,云南大学人事处副处长、党委组织部副部长、机关党委副书记,云南大学人事处·离退休工作处处长、机关党委书记,云南大学人事处处长,云南大学纪委副书记、纪委办公室主任。现任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党委书记(督导专员)。[3]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副院长

副院长,张云孙

张云孙,男,1957年6月出生,白族,云南大理剑川县人,中共党员,教授。1985年,毕业于云南大学生态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87年至1996年,担任云南大学生物学系教学秘书。1991年至1997年,受聘为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访问学者,客座教授。1997起在云南大学先后担任生物学系副系主任、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副院长、科学技术处处长兼任科学馆馆长、科协副主席、校长助理、重点学科办主任、科研处处长、对外合作办主任、科协副主席。期间曾先后挂职担任上海大学校长助理和中共澄江县委副书记。张云孙教授在从事基因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方面成果突出,被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誉为“东方之子”并赞誉张云孙教授刻苦、坚韧、不计名利的优秀品质,突显了一个高贵的人。[3]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副院长

副院长,刘春

刘春,生于1956年10月,1984年毕业于云南大学历史学专业,本科,1986年—1987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所助教进修班学习,1984年8月至2002年10月,先后在云南大学历史系、人类学系任教,2013年获得副教授职称。2002年10月至今,在旅游文化学院任教并担任教学管理工作。2003年起担任旅游管理系系主任,2006年下半年起任艺术系主任,2012年起担任学院副院长。2012年荣获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先进个人”称号。[3]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副院长

钱金栿 二级教授、硕士导师,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先后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和大理大学工作。曾主持科研课

副院长钱金栿

题7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获云南省政府教学改革成果一等奖1项,省政府二等奖2项。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优秀教育成果奖1项、省卫生科技成果奖1项、大理州出版奖1项、大理州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 发表文章60余篇,出版著作9部。曾任大理大学副校长、国家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药学分会委员、西部教育顾问;云南省医学会副会长、云南省药监局药物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省医师协会副理事长、省卫生科教协会副理事长、云南省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教授评审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 获“云南省政府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奖励。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党委副书记 副院长

副院长 崔文彬

崔文彬,山东平度人,1956年7月生,汉族。1974年入伍到空军部队服役,历任战士、排长、参谋、作战处长、指挥所长、参谋长助理、空军航空兵师参谋长、空军某部参谋长,大校军衔。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和“802”华北大演习,先后五次荣立三等功。大学本科学历,军事学学士,曾受聘解放军某院校硕士研究生部队导师。2006年退役转业至云南大学,先后担任云南大学洋浦校区管委会副主任兼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云南大学洋浦校区搬迁指挥部办公室主任,云南大学呈贡校区管委会党总支书记,云南大学武装部部长兼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军事理论教研室主任。2015年10月任现职。[3]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副院长

陈熹,2007年就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专业,取得经济学学士。2011年至美国圣科拉拉大学学习,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14年深圳市国能金汇资产管理公司,从事金融分析,金融投资和尽职调查工作。2016年3月-6月,云南大学教务处工作。2016年10月,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院长助理。2017年2月,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副院长。[3]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学院社团

如今学院共有六大类三十七个社团隶属于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团委学生社团联合会。

爱心社

爱心社承办于2003年10月8日,具有多年的历史,是学院成立最早的社团之一。爱心社以"无私、团结、奉献、传播"为宗旨,从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爱心事业,努力将大学生公益发扬光大。现如今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设备体系,拥有一支优秀的团队。社内共有五个部门,分别是组宣、实践、外联、文工、手语,部门之间通力合作,先后在校内外成功举办了各种大型公益活动:走进福利院、关爱敬老院、小学助教以及无偿献血进校园、物资收集献山区等都是爱心社公益活动涉及范围。

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

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成立于2005年。是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大学师生学习、推广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群众性组织,接受社团联合会的领导 ,由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心理咨询中心辅导。心协的宗旨是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师生增强心理保健意识,提高心理素质水平,引导学生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坦然面对挫折与失败,学会协调人际关系,营造轻松温馨氛围。

ldk舞蹈协会成立于2003年。舞蹈社本着“对灵魂与魅力的诠释,激情与热情的释放。舞蹈与音乐的结合,演绎年轻”的宗旨,一步一步艰辛的成长与成熟,在过去他们自由的发挥,创造出一个个舞动的音符,在他们挥洒着青春的活力,在将来他满将会演绎个性化的舞场。

梦想话剧社

话剧社成立于2003年。它的宗旨是把喜欢表演,热爱表演的同学组织在一起,让大家在舞台上展现自己的表演才华。它是学院唯一一个话剧、小品、影视等领域内容研究的社团。先后与《西游记》剧组、《天涯明月刀》剧组有过合作,为广大同学提供了一个展现才华的舞台。

高尔夫协会

高尔夫协会于2012年成立,历代负责人励精图治,每一位社员团结一心,共同创造了高尔夫协会的繁荣昌盛,学院北区的绿荫草地上,每天都有为了梦想而挥杆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旅院高协人!每一次的挥杆都是为了梦想和下一颗球飞得更远更准更高,所有的努力,都只为更好的高尔夫协会!

跆拳道协会

跆拳道协会成立于2003年,自成立以来多次荣获“校园十佳社团”称号。社团秉承跆拳道精神,推广跆拳道文化。帮助热爱跆拳道的同学更多了解跆拳道,学习跆拳道技法并弘扬其宣扬的武道精神;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同时磨练坚忍不拔,百折不屈的品质。社训:礼仪 廉耻 忍耐克己 百折不屈。社团宗旨:弘扬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热爱祖国,尊师重道的跆拳道精神,提高同学的体质培养兴趣以及丰富大学生活。

瑜伽社

瑜伽社是一个团结广大热爱瑜伽的大学生组织,主要通过团结和动员广大热爱学生积极开展各种活动,通过开展练习、表演、培训等各种活动,推广瑜伽这项活动,提高身心素质,增强学生体质,活跃校园文化氛围,促进良好的学风。练习冥想可以使学生减轻学习中和生活中的压力。呼吸的调整可以使学生的心灵得到进化,体位法的锻炼可以使社员们拥有苗条,修长的身材。最后一部分的放松练习,可以使社员的精神的得到极大的调整。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完善自我品质的平台,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

美术与设计协会

该社团创办于2013年,目的在于给众多热爱美术的同学提供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现今在王潇慧老师,与历届负责人的带领下,形成勤而好学,奋发向上的良好气氛,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

朔日文学社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朔日文学社创始于2002年,是学院历史悠久的学生自发组织的社团之一。多次荣获优秀社团、十佳社团等荣誉称号。以“旅院青春,朔日梦想”为社团目标,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如文学常规活动、周年纪念晚会、世界读书日、社团文化节、写作比赛等…,为广大文学社爱好者提供了交流平台。

吉他社

一把心爱的吉他、一张安全的椅子、幽暗的灯光以及嘶哑的麦克风,这就是吉他社的“成员”。吉他社始终本着“丰富校园生活,推广音乐文化,学才共进”的宗旨开展着社团活动。该社团对同学们来说是一个有特色、有活力、能激发音乐细胞、动荡心灵音符的组织。他们每周都会进行一次常规的社团活动,包括系统的教授有关吉他的知识和技能,社员间相互切磋吉他技巧,而且以后的社团活动将渐渐以演出的形式开场,以此来提高社员的表演欲望和增加一定的舞台经验。在未来的日子里全体社员将携手并进,同吉他社打造出一片吉他爱好者的新天地,并为学校美好的明天添上灿烂的一笔!

爱阅读协会

该协会是由图书馆副馆长指导的社团,其成立的目的是为了和图书馆一起将好书分享给大家,希望同学们都能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行为习惯。以“为大学生服务”为宗旨,以“阅读让生活更美好”为口号,以“分享、引领、创造、服务”的理念,以履行书籍推荐、资料共享、课题研究、电子期刊发布四大职能,贯彻做到分享价值、引领风尚、创造创新、服务学生的理念,做到为大学生服务。为了能更好的履行这一职责,并与图书馆的宣传相得益彰,爱阅读协会先后成立了宣传部、人事部、写作部、部以及财务部等五大部门。各大部门各司其职,却又为了服务广大阅读爱好者这一共同目的而不懈努力着。

sky极限运动社

该社立足校内,以服务会员为根本,开展轮滑集体活动,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使校园内的轮滑爱好者的活动规范化,合理化。旨在通过活动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提高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质量。并通过合法的手段来交流和提高此项运动爱好者的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进而达到强健体魄的目的。

打跳协会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民族舞蹈打跳协会自成立以来,受到学院师生的广泛关注,曾代表学院接待了香港中学的到访,受市文化馆邀请参与民族文化展演,并代表学院接待了“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冠军营。该协会每周于操场举行的常规活动都会吸引无数旅院师生参与,集体舞蹈加之少数民族文化的狂野和神秘,让越来越多的旅院师生开始喜欢这种舞蹈形式,在放松之余,也收获了知识和乐趣。

b-box社团

成立于2013年,云大旅院b-box社团是众多社团中最具活力的社团、也是最“闹腾”的社团之一。b-box社团经常活跃在各系和院里面迎新晚会,校园歌舞大赛也崭头露脚,中秋晚会,组织的圣诞晚会等也有该社团的身影。

dct动漫社

该社团是一个拥有共同兴趣爱好者的聚集地,社团成员都致力于发展二次元文化。主要是针对于对动漫感兴趣的各系学生组织的社团,如今动漫成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爱好,动漫活动因此逐渐成为学生课外活动的一部分,该社团了给同学一个交流的平台,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社团活动有cosplay,即真人扮演动漫或游戏或文学等里的人物。动漫源于生活,因而动漫社希望能够让社员了解各个社团,认识更多的人,有更好的创造力与最新的知识,所以组织每月一到两次的联谊性质的活动。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实验中心

学院实验中心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实验中心成立于2003年,实验中心独立设置,是学院现代教育技术的综合服务部门,职能是直接对学生开展助学服务、进行远程教育理论及多媒体教材的开发研制、音像教材的制作与发行等,负责全校的公共计算机课程的实验教学、管理,校园网络的规划、建设、维护和管理,外语视听教学、多媒体教学、音视频技术等各项工作,为全校的教学工作提供现代化技术服务。下设计算机机房。实验中心逐渐成为校园数字化、信息化的技术支持与服务部门。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特色专业

重点专业建设:外语专业

外语专业是学院重点专业之一。自建系以来,大力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出了“听说领先、全面推进、分级施教、模块教学、内外结合、绩能并进”的改革措施,教学改革成效明显。我院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和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通过率居全省独立学院第一;在2009年“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2010年首届“国际英语大赛”、第四届中华全国日语演讲大赛、云南省第八届省青少年“希望之星”英语口语大赛等赛事中获多个奖项。在2010年大学生英语竞赛中,学院87人获奖,位列省内高校第一。

品牌专业建设:旅游管理专业

旅游管理专业依托云南的旅游资源优势和办学环境优势,经过全系师生的不断努力,发展成为了学校的品牌和特色专业。旅游管理专业以培养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需要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为宗旨,平均每年有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500余名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投身到全国的旅游行业中区,已成为重要的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基地。

重要成果

1、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国家导游职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通过率连续5年保持在30%以上,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获得云南省非旅游培训教育单位资质。

2、饭店职业经理人资格考试通过率、软件水平考试通过率位居全省前列。

3、成立了隶属于“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团委学生社团联合会”下的多个专业学生社团,每年举办“旅游知识竞赛”、“旅游摄影大赛”、“辩论赛”、“校园歌手大赛”等集专业与娱乐于一体的丰富活动,曾获得云南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挑战杯)三等奖,云南省大学生科技下乡优秀组织奖等荣誉。

特色专业建设:艺术设计

艺术设计专业于2005年8月创办,在保证基础理论知识、基础技能传授的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强调加强实践教学的力度,凸显滇西北民族艺术特点,张扬学生参与社会创业竞争实践的个性,于2010年6月正式被批准列入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建设工作正在按照项目实施计划,有序开展。

完成的建设工作

改善了教学场地、教学设施等办学条件。7月—8月院系配合建设完成艺术系4个专业机房,2个用于动画专业教学,2个用于数字艺术平面专业教学。9月份院系配合,调整改善了艺术系的专业课使用教室,增添了5间新教室供艺术系专业教学使用。7月份,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增购补充了一批影像教学设备,设备金额价值约7万元。

积极开展特色教学活动

艺术系特色教学的重点之一是,加强学习少数民族艺术,将少数民族艺术融入到现代艺术设计中。7月份,08级三个专业方向进行为期2周的实践教学考察,考察了纳西族文化,9月下旬组织2007级的同学以藏族文化为题的毕业设计考察,223个同学对香格里拉有代表性的寺院、乡村、古城、景区进行了考察,为藏文化为主题的毕业设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实现了艺术系系教材编写零的突破

段剑源参编了《展示设计》,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刘春参编了《中国建筑史》,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郑彦军、陈辉正在主编《艺术概论》。

积极开展教学科研活动

艺术系刘春、段剑源等人在学院的支持下争取了2项省教育厅的科研基金项目,一是滇西北传统民族图形与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二是香格里拉藏族黑陶工艺与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获奖成果

“全国高校美术教育成果奖”、“第二届全国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优秀组织奖”以及“创意中国·第四届全国青年设计艺术双年展团体一等奖”。其中有我院100多件作品入围。在校企合作中,学生设计作品有30多项被商家采用并投入市场。在云南省教育厅组织的“第二届“三生教育”书画作品评选活动中,艺术系获集体一等奖”。

学校继续坚持“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选拔优秀学生赴美学习。大力开展美国特洛伊大学、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文理学院、泰国万轮皇家大学、日本中央大学、法国里昂大学等大学的学术、教学交流合作。学院成功获准聘请外国专家单位资质。[4]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重点学科

学院紧密依托云南大学优质教育资源,根据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设置专业,现有旅游管理、文化产业管理、会计、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对外汉语、汉语言文学、英语、日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现代艺术设计共19个专业内含28个专业方向,均面向全国招生。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专业介绍

汉语言文学专业

本专业在云南省教学名师傅剑平教授带领下,经多年不懈努力,现已建设成为学院重点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旨在培养具有中外文史基础,有较强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能在文艺出版部门、学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

新闻学专业

本专业以云南省教学名师郑思礼教授为学科带头人,致力于培养学生采、写、评、制、编、播等综合技能。新闻学专业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现已建成摄影实验室、视频制作室以及平面设计工作室等实验场所和一批校外实训基地。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媒体及新闻宣传部门从事新闻采访、、写作、报道等工作。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本专业以赵伯乐教授为学科带头人,教学团队活力充沛,基础深厚。本专业根据国家对外文化传播的战略构想,结合本校的地缘特点,着重面向东南亚、南亚推广汉语教学。毕业生可在国内外有关部门、各类学校、文化管理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及中外文化交流等工作。

秘书学专业

本专业于2016年开始招生,是中国语言文学方向下的特设专业。本专业培养掌握扎实的秘书学理论和技能,熟悉现代办公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具有较强的汉、英口头表达能力与汉语言书面表达能力,具有行政事务管理和公共关系管理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该专业毕业生能够胜任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各种社会团体的日常文案写作、会议管理、行政管理和内、外公关活动事务等工作。

经济学

本专业主要开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经济学、金融学、国际贸易实务、海关报关实务、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商法、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国际金融学、国际信贷与结算等课程,培养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知识和技能,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对外贸易政策法规以及跨境电子商务业务,能在政府部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进出口企业从事对外经济贸易实务、经营管理、教学及研究等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德,能够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基本理论,熟悉世界贸易组织及不同国家经贸法规和业务流程,能了解与把握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具备一定英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适应现代社会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毕业生可在政府涉外经贸部门、涉外企业、跨国公司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国际贸易实务管理工作,也可在学校从事相关专业的教学管理工作。学生就读期间,可以通过国家考试获得报检员、单证员、外销员跟单员等职业资格证书。

相信自己能做到比努力本身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