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历届毕业证样本由高中生受益网搜集整理发布,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中国农业大学是中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学校前身是1905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1960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64所重点大学之一。1984年被中央列为全国重点建设的10所高等院校之一。1995年9月,北京农业大学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成立“中国农业大学”,江泽民同志亲自题写校名。[3]中国农业大学(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简称“中国农大”,坐落于中国首都北京,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和北京市共建,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985工程”、“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1-2]经过百年发展和积累,中国农业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研究型大学,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生命科学与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农业工程与自动化科学、经济管理与社会科学等学科群。在生命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生态学等领域具有突出影响力。在全国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中,6个一级学科获评a+,获评a+的学科数量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六位。
博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个
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95个
博士后
科研流动站15个。
属 性
985工程
211工程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2011计划
111计划
全国重点大学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研究生院
主管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现任领导
校长 孙其信
党委书记 姜沛民
专职院士
13人。。
历史沿革:
北京大学农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是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其历史起自于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1898年,中国近代意义上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京师大学堂建立,1905年,作为京师大学堂八个分科大学之一的农科大学开始筹建,这是形成中国农业大学的最早源头。
从1905年到1938年,学校经历了晚清、北洋和国民政府三个时期, 校名和组织机构也随政局变迁不断演变。
1914年2月,农科大学独立,改组为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以“教授农业高等学术,养成专门人才”为办学宗旨,是当时北京著名的国立八校之一。
中农大烟台校区
1923年3月,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改为国立北京农业大学。
1928年,国民政府改北京为北平,实行大学区制,将北京国立九校合并组建国立北平大学,农大旋即改为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北平大学迁往西安,与北平师范大学和北洋工学院等院校组成西安临时大学。
1938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以“发展西北高等教育,提高边省文化”为由,命令西安临时大学南迁汉中,改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临时大学农学院改为西北联大农学院。同年7月,西北联大农学院与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国立西北农学院。
1946年10月,北京大学在北平复学,于原北平大学农学院院址重建农学院。
1949年7月,辅仁大学农学院并入北京大学农学院。
清华大学农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的第二支源头是清华大学农学院。1921年,清华学校开办农科,设立作物学、果树园艺学、畜牧学等课程,以为志愿赴美学农之选修。1934年,清华大学创办农业研究所。在抗战期间,农业研究所先后在河北及云南地区开展了大量植物病理、生理和昆虫学调查和研究,培养储备了一批农业科学技术人才,在艰苦的战争年代里,为中国农业科学做出了宝贵的贡献。1946年,清华大学复员北平,以农业研究所为基础,正式成立农学院。
华北大学农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的第三支源头是华北大学农学院。学院前身是1940年中共中央创办的延安自然科学院生物系。1943年,延安自然科学院并入延安大学,1944年,自然科学院生物系改为农业系。内战期间,自然科学院向华北地区转移。1947年3月,为了“开展农村大生产运动,为战争和人民服务”,晋冀鲁豫边区以原自然科学院农业系为基础,在山西长治建立北方大学农学院。1948年7月,北方大学与华北联合大学合并成立华北大学,农学院随之改为华北大学农学院,迁往河北石家庄。
中国农业大学合并建校
北京农业大学
1949年9月29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北大学三所大学的农学院合并,组建成新中国第一所多科性、综合性的新型农业高等学府。
1950年4月,学校正式命名为北京农业大学。
1954年和1984年,北京农业大学分别被国务院列为全国六所重点院校和全国重点建设的十所高等院校之一。
1981年11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4]
北京农业工程大学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系与中央农业部机耕学校、华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1953年1月,平原农学院部分师生并入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同年7月,更名为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1960年10月,学校进入全国64所重点大学行列。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5年10月,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改名为北京农业工程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1995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农业大学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成立中国农业大学,成为一所规模更大、学科设置更趋综合化的新型农业大学,江泽民同志亲自为学校题写校名。
1998年,学校被列入国家重点建设“211工程”高校。
2003年,学校进入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985工程”高校行列。
2005年,中国农业大学庆祝建校百年。[5]
2012年5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7年1月16日,北京农业大学附属中学正式更名为中国农业大学附属中学。[6]
2017年9月,中国农业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6]
2018年1月,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7]
中国农业大学院系设置
据学校官网2014年8月信息显示,学校共设有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生物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工学院、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与发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学院、国际学院、体育与艺术教学部14个学院(部),有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65个本科专业。[11]
专业设置
学院 | 2014年招生专业名称 | 本科专业名称 |
试验班 | 理科试验班(生命科学) | |
理科试验班(信息科学) | ||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 植物生产类 | 农学 |
园艺 | ||
植物保护 | ||
种子科学与工程 | ||
园林 | ||
生物学院 | 生物科学类 | 生物科学 |
生物技术 | ||
资源与环境学院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资源环境科学 |
环境科学 | ||
环境工程 | ||
应用气象学 | ||
土地资源管理 | ||
生态学 | ||
动物科技学院 | 动物科学 | |
草业科学 | ||
动物医学院 | 动物医学 | |
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
生物工程 |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 | ||
工学院 | 农业工程类 |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
农业工程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
车辆工程 | ||
工业设计 | ||
机械电子工程 | ||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 电子信息类 | 通信工程[13] |
电子信息工程[14] | ||
自动化[15]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地理信息科学 | ||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 水利类 | |
土木类 | ||
理学院 | 化学类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
工程力学 | ||
经济管理学院 | 经济学类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金融学 | ||
农林经济管理 | ||
工商管理类 | 工商管理 | |
会计学 | ||
电子商务 | ||
人文与发展学院 | 法学 | |
传播学 | ||
农村区域发展 | ||
社会学 | ||
英语 | ||
国际学院 | 经济学类(中外合作办学) | |
烟台研究院 | 水产养殖学 | |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 ||
市场营销 | ||
公共事业管理 |
继续教育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培训中心),1988年成立,专门负责学校的教育培训、成人学历教育及现代远程教育的管理和实施。招生的本、专科专业共有40多个,涉及农、工、理、管理、经济、文、法等门类。[16]
思想政治教育学院:2009年6月成立,为直属学校领导的二级机构,正处级单位。其前身为人文与发展学院下属的社会科学部。学院下设四个系和一个教研中心,即马克思主义原理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系、思想道德教育系、近现代历史系和研究生教研中心。[17]
中国农业大学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党委书记 | 姜沛民 |
校长 | 孙其信[46] |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 张东军(兼)、钱学军[47] |
党委副书记 | 秦世成、宁秋娅 |
副校长 | 张建华、王涛、李召虎、龚元石、辛贤[48] |
中国农业大学历任领导
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 | 监督 | 罗振玉 | 1909.04-1912.02 |
监督 | 叶可梁 | 1912.02-1912.05 | |
北京大学校农科大学 | 学长 | 叶可梁 | 1912.05-1913.01 |
学长 | 吴宗栻 | 1913.01-1914.02 | |
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 | 校长 | 路孝植 | 1914.02-1917.07 |
校长 | 金邦正 | 1917.07-1920.09 | |
校长 | 吴宗栻 | 1920.09-1922.11 | |
代理校长 | 许璇 | 1922.11-1922.12 | |
校长 | 章士钊 | 1922.12-1923.03 | |
国立北京农业大学 | 校长 | 章士钊 | 1923.03-1924.04 |
校长 | 沈步洲 | 1924.04-1924.08 | |
代理校长 | 廖训矩 | 1924.08-1924.11 | |
校长 | 许璇 | 1924.11-1925.04 | |
校长(未就职) | 张明纶 | 1925.04-1925.05 | |
校长(兼) | 章士钊 | 1925.05-1926.01 | |
校长(未就职) | 李石曾 | 1926.01-1926.07 | |
代理校长 | 许璇 | 1926.07-1926.11 | |
校长 | 许璇 | 1926.11-1927.08 | |
国立京师大学校农科 | 代理学长 | 路孝植 | 1927.08-1928.08 |
代理院长 | 董时进 | 1928.11-1929.03 | |
院长 | 董时进 | 1929.03-1929.09 | |
院长 | 萧瑜 | 1929.09-1930.07 | |
代理院长(未就职) | 刘拓 | 1930.07-1931.04 | |
院长 | 许璇 | 1931.04-1931.10 | |
代理院长 | 董时进 | 1931.10-1931.12 | |
代理院长 | 虞振镛 | 1931.12-1932.01 | |
院长(兼) | 沈尹默 | 1932.01-1932.05 | |
院长 | 曾济宽 | 1932.05-1932.10 | |
院长 | 刘运筹 | 1932.10-1937.01 | |
代理院长(兼) | 徐诵明 | 1937.01-1937.05 | |
院长 | 周建侯 | 1937.05-1937.09 | |
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农学院 | 院长 | 周建侯 | 1937.09-1938.04 |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农学院 | 院长 | 周建侯 | 1938.04-1938.07 |
国立北京大学农学院 | 院长 | 俞大绂 | 1946.07-1949.09 |
国立清华大学农学院 | 院长 | 汤佩松 | 1946.05-1949.09 |
北方大学农学院 | 院长 | 乐天宇 | 1947.03-1948.11 |
华北大学农学院 | 院长 | 乐天宇 | 1948.11-1949.09 |
沦陷区日伪“北京大学”农学院 | 院长 | 庞敦敏 | 1938.02-1942.-- |
院长(兼) | 钱稻孙 | 1942.---1943.07 | |
院长 | 蒋丙然 | 1943.07-1945.08 | |
北京农业大学 | 校长(主任委员) | 乐天宇 | 1949.12-1951.03 |
校长 | 孙晓村 | 1951.03-1960.01 | |
校长 | 陈漫远 | 1960.01-1963.11 | |
校长 | 王观澜 | 1964.06-1967.06 | |
(革委会主任) | 冯兴旺(学生) | 1967.06-1970.01 | |
校长(革委会负责人) | 张维城 | 1970.09-1971.09 | |
延安大学 | 校长(合校领导小组组长) | 张维城 | 1971.09-1972.05 |
校长(革委会核心小组组长) | 张维城 | 1972.05-1973.04 | |
华北农业大学 | 校长(核心领导小组组长) | 高鹏先 | 1973.04-1978.11 |
北京农业大学 | 校长(核心领导小组组长) | 高鹏先 | 1978.11-1980.01 |
校长 | 俞大绂 | 1980.01-1982.12 | |
校长 | 安 民 | 1982.12-1987.05 | |
校长 | 石元春 | 1987.05-1995.08 | |
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 | 校长 | 张省三(兼) | 1952.10-1952.12 |
校长 | 徐觉非 | 1952.12-------- | |
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 | 校长 | 徐觉非 | --------1959.09 |
校长 | 李菁玉 | 1959.09-1961.09 | |
校长 | 王更生(代) | 1961.09-1963.06 | |
校长 | 佟磊 | 1963.06-1966.05 | |
北京市、八机部工作组组长 | 宋敏之 | 1966.05-1966.07 | |
临时革委会主任 | 董荣臣 | 1966.07-1966.10 | |
军训团团长 | 周放 | 1967.03-1967.08 | |
四川农机学院 | 革委会主任(军宣队) | 宋连山 | 1968.03-1970.09 |
革委会主任 | 肖泽西 | 1972.06-------- | |
重庆农业机械化学院 | 革委会主任 | 肖泽西 | --------1978.11 |
华北农业机械化学院 | 校长 | 张纪光 | 1978.03-------- |
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 | 校长 | 张纪光 | --------1982.06 |
校长 | 郑定立 | 1982.06-1984.08 | |
校长 | 翁之馨 | 1984.08-------- | |
北京农业工程大学 | 校长 | 翁之馨 | --------1995.09 |
中国农业大学 | 校长 | 毛达如 | 1995.08-1998.09 |
校长 | 江树人 | 1998.09-2002.04 | |
校长 | 陈章良 | 2002.04-2007.01[49] | |
校长 | 柯炳生 | 2008.01--至今 |
北京农业大学 | 总支书记 | 乐天宇 | 1949.12-1951.03 |
总支书记 | 郝文 | 1951.04-1951.11 | |
总支书记 | 李开鼎 | 1951.11-1953.02 | |
总支书记 | 周大澄 | 1953.03-1955.04 | |
总支书记 | 吴汝焯 | 1955.04-1956.05 | |
书记 | 施平 | 1956.05-1960.01 | |
书记 | 陈漫远 | 1960.01-1963.11 | |
代理书记 | 高鹏先 | 1963.12-1964.04 | |
书记 | 王观澜 | 1964.04-1967.06 | |
延安大学 | 核心小组组长 | 张维城 | 1972.05-1973.04 |
华北农业大学 | 核心领导小组组长 | 高鹏先 | 1973.04-1978.11 |
北京农业大学 | 核心领导小组组长 | 高鹏先 | 1978.11-1980.01 |
临时党委 | 李广文 | 1980.01-1982.12 | |
临时党委 | 朱荣(兼) | 1982.12-1985.05 | |
书记 | 周鹏程 | 1985.05-1995.09 | |
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 | 书记 | 高峻岳 | 1952.09-1953.01 |
书记 | 孙景鲁 | 1953.01-------- | |
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 | 书记 | 孙景鲁 | --------1954.11 |
书记 | 徐香圃 | 1954.11-1957.03 | |
书记 | 孙景鲁 | 1957.03-1958.05 | |
书记 | 徐觉非 | 1958.05-1959.09 | |
书记 | 李菁玉 | 1959.09-1960.09 | |
书记 | 王更生 | 1960.09-1966.05 | |
书记 | 宋敏之 | 1966.05-1966.07 | |
临时党委书记 | 王厚 | 1966.07-1966.10 | |
四川农机学院 | 核心组组长(军宣队) | 李伯顺 | 1970.10-1973.04 |
临时党委书记 | 肖泽西 | 1972.06-------- | |
重庆农业机械化学院 | 临时党委书记 | 肖泽西 | --------1978.12 |
华北农业机械化学院 | 书记 | 张纪光 | 1978.03-------- |
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 | 书记 | 张纪光 | --------1982.11 |
书记 | 郑定立 | 1982.11-1984.08 | |
书记 | 艾荫谦 | 1984.08-------- | |
北京农业工程大学 | 书记 | 艾荫谦 | --------1995.09 |
中国农业大学 | 书记 | 艾荫谦 | 1995.09-1998.09 |
书记 | 李晶宜 | 1998.09-2002.04[49] | |
书记 | 瞿振元 | 2002.04-2013.07 | |
书记 | 姜沛民 | 2013.01-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