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样本图片由教育部统一印制,毕业证书有多处防伪标识。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院校简介:
2008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2年,跻身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建设行列,先后获得“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等建设支持;2017年,被列为海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重点支持高校,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作物学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2018年,入选 “部省合建”高校,纳入教育部直属高校排序[2]。海南大学(hainan university),简称“海大”,坐落于滨海之城海口,是海南省属综合性重点大学,教育部、财政部与海南省人民政府合作共建高校[1],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建设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入选高校,“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z14)联盟”主要成员。海南大学由天津大学对口支援。截至2018年11月,学校海甸、城西和儋州三个校区占地面积5160多亩,下设20个学院(部),87个本科专业;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5个专业硕士学位点;教职工3765余人,专任教师2073人;全日制在校生近38000人,其中普通本科生33000余人,硕士研究生4300余人,博士研究生200余人。
历史沿革:
私立海南大学
1947年初,由宋子文、陈策、颜任光、梁大鹏[7]等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仁人志士发起,联合当地社会名流和一些琼籍爱国侨胞共同成立了私立海南大学筹委会,开启了海南历史上创建高等教育的先河[8]。
1947年11月,海南农业学校改建为私立海南大学,私立海南大学成立。
私立海大学校在前后三年多的办学时间里,艰苦创业,为当地培[7]养了近2000余名人才。
1949年8月中旬,国民政府教育部正式批准海大立案。1950年4月,海南岛解放,随即私立海大撤销,在原址上建起了南方大学海南分校[10]。1952年南方大学撤销。
华南热带作物学院
1958年,在海南儋州市宝岛新村成立了华南热带作物学院。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紧密结合,并称“热作两院”,被誉为中国热带农业科教领域的“双子星”。
1996年,华南热带作物学院更名为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原海南大学
1983年5月,位于海口海甸岛上,原海南大学成立。在原海南师范专科学校、海南医学专科学校和海南农学院的基础上合并而成的,初设师范部、医学部、农学部。校名由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亲笔题写。
1986年和1989年,师范部和医学部相继独立,脱离海南大学并分别成立海南师范学院和海南医学院。
海南大学
2007年8月14日,由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与原海南大学合并组建新的
海南大学,新海南大学的历史以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的创建时间为起点(1958年)。
2007年11月,新海南大学成为海南省与教育部共建的高校[13]。
2008年12月,海南大学获准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14]。
2012年2月,海南大学列入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重点建设的14所院校之一。[15]5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7年9月,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11月12日,海南大学老挝分校在老挝万象市巴巴萨技术学院挂牌成立。11月17日,获评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
海南大学院系专业
截至2018年3月,学校下设有20个学院(部),开设本科专业87个。
院系 | 专业 |
热带农林学院(海甸校区) | 动物科学、动物医学、风景园林、环境科学、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园林、园艺、园艺(卓越人才班)、植物保护、植物保护(卓越人才班) |
热带农林学院(儋州校区) | 财务管理(企业理财方向)、电子科学与技术、俄语(商务俄语方向)、风景园林(园林工程技术方向)、会计学(涉外会计方向)、物联网工程、行政管理(行政文秘方向)、英语(旅游英语方向)、园艺(草坪科学与工程方向)、植物保护(农药与农产品安全方向) |
国际旅游学院 | 酒店管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行政管理 |
海洋学院 | 海洋科学、水产养殖学、药学 |
材料与化工学院 | 材料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应用化学 |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 工程管理、海洋工程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 |
食品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工程与科学,食品质量与安全) |
机电工程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交通运输、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自动化 |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网络工程)、软件工程、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财务管理、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物流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金融学、经济统计学、农林经济管理 |
法学院 | 法学、法学(卓越人才班) |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公共关系学,土地资源管理)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 |
旅游学院 | 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中外合作办学)、旅游管理类(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人文传播学院 | 人文传播学院介绍、戏剧影视文学(影视编导方向)、新闻传播学类(传播学,广告学)、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 |
外国语学院 | 俄语、日语、外国语言文学类(商务英语,英语) |
艺术学院 | 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表演方向)、环境设计、绘画、设计学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舞蹈编导、音乐表演(声乐,器乐方向) |
注:以上专业不完整,详情请查看海南大学官网
以上表格资料来源于学校官网: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3570余人,专任教师1930余人,其中具有正高职称378人、副高职称的61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36%,具有海外一年以上访学经历的教师322人。[2]拥有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教学名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特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等各类优秀专家300余人。[20]此外,还聘请了“两院”院士、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欧元之父”蒙代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博螯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等310多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或客座教授。
两院院士(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宗道、林浩然(双聘))、中国科学院院士(袁承业(双聘)、谢华安(双聘))[20]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李建保(1993年)(1996年)[20]
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人):何朝族(2010年)[20]
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人):谭兵(2007年)、王崇敏(2011年)[20]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王毅武、陈学光、李建保、潘贤丽、李会师、季小琴、谭兵、曹锡仁、廖建和、林强、冯永勤、孙绍先、安应民、耿占春、周永灿、吴兴亮、姜宏、傅国华、杨小波、王崇敏、张歧、肖水平、刘康德、周兆德、曹阳、胡国柳、陈国华、刘复生、王家儒[20]
全国优秀教师(1人):周永灿(2004年)[20]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罗素兰(2004年)、周永灿(2005年)、林仕伟(2009年)、胡国柳(2010年)、罗红丽(2011年)、潘勤鹤(2011年)[20]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9人):林强、周永灿、姜宏、曹阳、罗素兰、傅国华、王崇敏、邓湘云、张玉苍[20]
海南大学校徽
校徽由中英文校名、海水纹、椰树、“hn”外文字、创办年份等要素组合而成,整体造型采用国际著名学府普遍使用的象征权威教育机构的盾牌形状,设计风格简洁大方、严谨高雅、清新自然,具有时代感和国际化特色,易于传播。
抽象的海水纹图和椰树浅影体现了海南的热带区位优势,彰显了学校“热带、海洋、特区、旅游”的办学特色,在视觉上也增加了校徽的层次感、节奏感和空间感;校徽中心位置代表“海南”的外文字“hn”稳重有力地抓住了受众的视觉,字母h、n左右重叠交融而成,被渐行渐远的海水托起,既反映了两校合并的历史渊源,又蕴含了“海纳百川、大道致远”的校训精髓。
校徽主色调采用校色“海大蓝”单色设计,代表广阔海洋和蓝天,象征着科技、严谨、理性和智慧;彰显了海大的治学态度和大学精神,与学校的整体文化融为一体。
海南大学校歌
作词:李叔同,作曲:沈一
海南大学校歌石碑
峨峨五指荡荡南溟,
际区宇兮竞进,
斯吾校兮诞降,
试看波涛壮阔长风卷处,
中有园林幽胜黉舍连绵;
更英英多士济济群贤,
奋云霄而振翮,
励德业以日新;
伟哉华夏,烂哉文明,
谁与开来继往,
悬此的兮共赴,
垂校誉兮万年![46]
海南大学校花
海南大学的校花是-凤凰花。凤凰木(delonix regia),豆科凤凰木属的植物。原生非洲马达加斯加。野外属濒危物种。在海南大学海甸校区和儋州校区为常见的观赏品种落叶乔木。
海南大学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党委书记 | 武耀廷 |
校长、党委副书记 | 骆清铭[3] |
党委副书记 | 廖清林[48] |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杜明娥[49] |
副校长 | 傅国华、胡新文、陈险峰、王崇敏、梁谋[49] |
海南大学历任领导
姓名 | 简介 |
颜任光 | (1947-1948 )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 |
范会国 | (1948-1949)中国数学学会第一届常务理事,中国最早研究复变函数论的学者之一。 |
梁大鹏 | (1949-1950)留美博士著名政治学者,教授。 |
何康 | (1957-1978)农学家,原农业部部长、党组书记,中国科协副主席。 |
于光 | (1978-1981)原海南区党委农场部部长、海南农垦局党组副书记。 |
黄宗道 | (1981-1991)橡胶栽培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研究天然橡胶栽培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
吕飞杰 | (1991-1994)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 |
余让水 | (1994-1998)农业学家。 |
王庆煌 | (1998-2007)热带农业学家,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院长。 |
谭世贵 | (2002-2007)著名青年法学家。 |
李建保 | (2007-2018)材料科学学家,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
海甸校区博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
类 型
综合类
属 性
211工程(2008年)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7年)
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2012年)
部省合作共建高校(2018年)
卓越计划
主管部门
海南省
现任领导
校长 骆清铭
党委书记 武耀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