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证样本_大学毕业证_高中/中专-毕业证大全

因为有缘我们才相聚
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

▂▃▅▇ 主页 > 毕业证样本图 > 学校名称 > 正文

山东财经大学毕业证样本图片

山东财经大学样本图片由教育部统一印制,毕业证书有多处防伪标识。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院校简介:山东财经大学校徽2011年7月4日,原山东经济学院和山东财政学院合并组建山东财经大学。2012年8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同重点建设山东财经大学。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岚清、姜春云、王丙乾、陈至立等题词祝贺。[2]201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正式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12月,学校入选 “省部共建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即山东特色名校工程)立项建设单位”。2016年,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学科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立项建设名单[3]。山东财经大学(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学校为山东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建高校,山东省省部共建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1]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了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学校两个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为b+,两个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为b-,成为山东省唯一拥有b以上经管学科的省属高校,整体学科实力进入全国财经高校前十名。[2]。。山东经济学院

1952年,由山东会计专科学校与齐鲁大学的经济系合并组建山东财经学院。

“文革”期间,山东财经学院中断办学。

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办学,更名为山东经济学院。

199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4]

山东财政学院

1986年,山东财政学院建立,建校初期实行部、省共建,以部为主的领导管理体制。

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0年后,学校领导管理体制改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领导管理体制。[4]

山东财经大学合并发展

2009年2月24日,第三届山东省学位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审议并确定了全省2008年—2015年新增博士、硕士立项规划建设单位,山经与山财两校以实质性合并为前提联合申报,被选审授予为新增博士规划建设单位。山东省政府审时度势,极力促成两校合并,两校领导深明大义,终于,“山东财经大学”第一次出现在了政府主管部门的文件上。

2009年6月,山东省对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规划进行公示,明确“山东财经大学(暂定)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2011年4月,教育部致函山东省政府,同意山东经济学院与山东财政学院合并筹建山东财经大学,筹建期限为1年。

2011年6月29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组建山东财经大学(筹)的通知,撤销山东经济学院和山东财政学院的建制,山东经济学院与山东财政学院正式合并组建为山东财经大学(筹)。

学校会议

2011年7月4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在济南南郊宾馆召开山东财经大学组建大会,即山东财经大学(筹)领导干部会议,标志着山东经济学院和山东财政学院合并筹建山东财经大学工作全面正式启动,随后的时间里学校开始进行机构、学科、人员等一系列的整合和调整。[5]

2011年12月,学校接受了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对该校筹建工作的全面评估。

2011年12月28日,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山东财经大学等高校省部共建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财政部、教育部、山东省决定共同建设山东财经大学。

2012年1月13日,教育部在沈阳召开全国高校设置评议专家委员会会议,在评审过程中,山东财经大学以高票顺利通过去“筹”。

2012年3月2日,教育部正式公示山东财经大学“去筹”成功。

山东财经大学

2012年6月9日,山东财经大学揭牌庆典在山东大厦举行。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为山东财经大学校牌揭牌。

2012年8月23日,财政部、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同建设山东财经大学。

2012年8月30日,“中国财政发展2011协同创新中心”在北京揭牌成立,山东财经大学由此进入“国家2011计划”支持参与高校。

2013年1月25日,由山东省学位委员会组织的专家组对山东财经大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情况进行整体验收。[6]

2013年3月2日,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会计改革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在上海财经大学挂牌成立,山东财经大学成为理事单位。[7]

2013年7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2013年12月,学校入选山东省“省部共建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

2016年4月下旬,山东财经大学党委会通过了学校主校区选址论证报告,确定将圣井校区通过规划调整、功能提升建设为主校区。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广大教职工积极建言献策,主校区的土地征用和校园规划等工作进展顺利。章丘市委、市政府对山东财经大学主校区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与学校签订用地协议书,主校区规划用地扩展到2000亩。[8]

 

教学楼(12张)

山东财经大学学术研究

 

山东财经大学建设成果

从2006年至2014年4月,学校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1076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91项、省部级项目885项;获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奖励153项。

从2006年至2014年4月,学校发表的论文被sci、ei、istp和ssci等检索收录论文793篇;获得科研经费17324.4万元,年均科研经费3464.8万元。[9]

 

校园设施(34张)

山东财经大学科研平台

根据2014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省级研究中心8个,省级研究院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10]

山东省级研究中心8个:经济研究中心,金融发展研究中心,山东省金融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谐发展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山东省企业电子商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与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会计科学研究中心。

山东省级研究院3个:管理创新研究院,美学研究所,数量经济研究所。

山东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山东省经济运行动态仿真实验室,山东省数字媒体技术实验室,金融服务外包创新实验室。[10-11]

山东财经大学学术资源

学术期刊

《山东财经大学学报》(原《山东财政学院学报》)创刊于1989年,是由山东财经大学主办的财经类学术期刊。 2002年10月获得华东地区优秀期刊称号,2005年11月被评为山东省第五届社科类优秀期刊,2007年11月被评为山东省第六届社科类优秀期刊,2009年11月被评为山东省第七届社科类优秀期刊,2011年11月被评为山东省第八届社科类优秀期刊,2010年10月“金融研究”栏目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2000年6月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文期刊网”,2002年加入“万方数据——中国数字化期刊群”,2006年1月加入“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台湾“华艺中文电子期刊(ceps)”、“龙源期刊网”、“书生数字期刊”等多家电子期刊及数据库。

《经济与管理评论》是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山东财经大学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经济管理理论刊物。1984年正式创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37-1486/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2095-3410,标准大16开本,双月刊,单月15日出版。主要刊发国内外经济学、管理学理论与政策研究成果,探讨经济领域改革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增进学术交流和学科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栏目有:理论经济研究、经济管理研究、财政金融研究、会计与统计研究、国际经济研究、区域经济研究、农业经济研究等。

馆藏资源

截至2015年12月底,山东财经大学图书馆纸本藏书 299万册,另有电子图书310万种。[12]

山东财经大学交流合作

国(境)外合作

截至2014年5月,学校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西敏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奥维西布雷学院、哈特福德大学、佛罗里达国际大学、圣托马斯大学、纽海芬大学、英国龙比亚大学、英国埃塞克斯大学、英国普利茅斯大学、法国雷恩第一大学、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新西兰unitec理工学院、捷克布拉格经济大学、捷克布拉格城市大学、日本东京经济大学、台湾地区淡江大学、世新大学等国(境)外大学合作,每年选派500余名学生赴海外访学或本科就读研究生项目,实施本科、研究生双学位教育,增加学生的海外经历,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复合人才。[13]

教学交流

据2016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与国内高校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与山东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等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每年选送部分优秀研究生、本科生到山东大学和天津财经大学等高校相关专业进行为期半年或一年的访问学习。[13]

校企合作

据2016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与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独立学院——燕山学院、东方学院,有在校生10000余人。[13]

山东财经大学办学条件

 

山东财经大学院系专业

根据2014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下设21个学院,在62个本科专业招生。[14]

 

学院 专业名称
经济学院 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农村区域发展
财政税务学院 财政学、税收学
金融学院 金融学、信用管理、金融工程、投资学
保险学院 保险学
国际经贸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国际商务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工程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流管理、管理科学、电子商务
会计学院 审计学、财务管理、资产评估、财务管理、会计学
工商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市场营销、会展经济与管理
公共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
法学院 法学、社会工作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公共外语教学部 --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新闻学、汉语言文学、文化产业管理
外国语学院 商务英语、英语、法语、德语、日语
数学与数量经济学院 金融数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国际教育学院 汉语国际教育、会计学(中新合作办学)
统计学院 统计学、经济统计学
体育学院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体育经济与管理
艺术学院 视觉传达设计、美术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数字媒体艺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技术与应用方向)
国际交流学院 经济学(中加合作办学)
参考资料:[15]

山东财经大学师资力量

据2018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现有专任教师194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987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1608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781人。教师中有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人选1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4人,“泰山学者”工程人选10个,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2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2人,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库19人,全国优秀教师9人,省级教学名师16人,博士生导师58人。[16]

山东省级教学团队2个:政治经济学教学团队,企业管理教学团队。[17]

山东财经大学学科建设

据2014年4月学校研究生部官网显示,该校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涵盖15个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涵盖9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包括工商管理硕士(mba)、会计硕士(mpacc)、公共管理硕士(mpa)等13个专业学位授予权[18]。学校有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6个山东省重点学科,其中有6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9]

 

国家级特色专业
金融学 会计学 财政学 经济学
企业管理 国际贸易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省级重点学科
企业管理 会计学 金融学 财政学
国际贸易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政治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数量经济学 计算机应用技术 计算机软件和理论
民商法学 社会保障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统计学
省级特色重点学科
财政学 金融学 企业管理 会计学
国际贸易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 ----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应用经济学 工商管理 管理科学与工程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
应用经济学 工商管理 管理科学与工程 公共管理
理论经济学 统计学 法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外国语言学 ----

山东财经大学教学建设

根据2014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省级精品课程4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特色专业17个,教育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

山东省级精品课程48门:国际贸易实务,海关实务,国际结算,面向对象程序设计b-c++语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a-java语言, 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设计,计算机网络,管理决策的计算机方法,运筹学,系统工程,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务谈判,跨国公司经营理论与实务,国际商务单证制作,国际商务函电,economics of the public sector,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国际企业管理,中级财务会计,跨国经营理论与实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美国文学史,英语国家文化,计量经济学,英美文学,社会保障概论,管理决策的计算机方法,微观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会计学原理,统计学,国际经济学,财政学,市场营销学,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微积分,管理学,国际金融学,商法学,线性代数,货币银行学,西方经济学,证券投资学,企业财务管理,财政学,基础会计。[20]

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财政学,会计学,国际经济学与贸易,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经济学,金融学。[21]

山东省级特色专业17个:分别是:会计学,金融学,财政学,经济学,财务管理,金融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工商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英语,法学,保险,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字媒体技术。[21]

教育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际经济学。

山东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数字媒体内容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22]

山东财经大学文化传统

 

山东财经大学校训

克明峻德 格物致知

克明峻德:即人要能彰明本身的大德。典故见于《书经·尧典》“克明峻德,以亲九族”。“克明峻德”与《大学》开篇之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中的“明明德”,虽语境不同,却是一脉相承,阐明学习的目的首要的是弘扬高尚的道德情操,明晓道理,修养品行,彰显美德,既能照亮自己的人生之旅,又能用此光明帮助别人造福于社会。

格物致知:即考察事物,获取知识。词语引自《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即知事物之本末,强调凡事都要弄个清楚,探个究竟;“致知”即穷事务之终始,强调拥有真正的学问,为人行事决不糊涂。“格物致知”是儒家学说的重要哲学概念,是儒学的学理根基,阐明了实践与理论的辩证关系:知识之所以增进,是因为去探究了事物的根本;探究了事物的根本,知识自然就增进。

“克明峻德 格物致知”的整体含义,概言之,就是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树立严谨的治学态度,探求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校训高度展现了立德、治学、做人的精要,集中概括了《大学》中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的精髓,也反映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克明峻德”作为育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格物致知”作为师生的现实追求,成为刻苦学习,勤奋工作,探索规律,追求真理,成就事业的不竭动力。

“克明峻德 格物致知”作为校训,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统一于完善自身,统一于学校与师生员工共同发展,统一于服务社会,既主旨鲜明地体现了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思路,又言简意赅,寓意深远,蕴涵了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远的人文诉求,富有强烈的时代感、教育意义和激励作用。[23]博士点

15 个。学校类型

财经

属 性

省部共建大学

山东特色名校工程

省属重点大学

所属地区

中国山东济南

现任校长

赵忠秀

知名校友

莫振奎、王久祜、孙公准、李玮等

相信自己能做到比努力本身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