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证样本_大学毕业证_高中/中专-毕业证大全

因为有缘我们才相聚
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

▂▃▅▇ 主页 > 毕业证样本图 > 学校名称 > 正文

聊城大学历届毕业证样本

聊城大学毕业证样本{模板}、学位证样本、报到证样本、档案等。聊城大学样本图片由教育部统一印制,毕业证书有多处防伪标识。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院校简介:学校占地近3000亩,校舍面积75.3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6亿元,馆藏纸质图书243万册,中外文期刊1950种,电子图书263万余种,电子期刊194万种,各类中外文数据库55个。聊城大学坐落在具有“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美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东省聊城市,是山东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山东大学堂内设的师范馆。1970年山东师范学院迁至聊城办学,1974年机关及大部分系部迁回济南,同时筹建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改为聊城师范学院,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聊城大学。学校拥有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具有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并与海内外诸多高校合作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传承百年办学传统,独立办学近半个世纪,学校秉承“敬业、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发扬“崇教、尚学、敦厚、奋进”的聊大精神,为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近20万名校友遍布海内外。学校现设25个学院,9个研究院所,2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95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医学等12大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30000余人。
主管部门:山东省。
学校类型
综合性大学

属 性山东特色名校工程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山东省双一流大学

所属地区:山东省聊城市。。

师资力量:截至到2016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1970人,教授208人;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海外特聘专家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8人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院校优秀教师奖,1人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被评为全国师德标兵、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21人被评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高等学校首席专家、齐鲁文化英才等,37人被评为山东省教学名师、优秀教师、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聘请中国科学院吴培亨院士、魏江春院士、石钟慈院士等为学校“双聘院士”。[1]

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公共课教育学教学团队。

省级教学团队(6个):世界共运研究所教学团队、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公共课教育学教学团队、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团队、基础数学教学团队、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课程教学团队。

聊城大学院系专业

截至2016年1月,聊城大学设有25个学院、88个本科专业,涵盖哲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农学、法学、艺术学12大学科门类。[3]

 

学院名称 本科专业
音乐学院 音乐学、舞蹈学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学、秘书学
外国语学院 英语、日语、朝鲜语、汉语国际教育
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运动训练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
数学科学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会计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生物工程
药学院 生物制药、制药工程
商学院 经济学、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交通运输、汽车服务工程、机械电子工程
农学院 动物医学、动物科学、园艺、园林、植物保护、食品科学与工程、种子科学与工程
美术学院 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历史学、旅游管理、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
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安全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物理学
教育科学学院 教育学、小学教育、应用心理学、学前教育
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建筑学、工程管理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软件工程、网络工程
环境与规划学院 地理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科学、环境科学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
法学院 法学、知识产权
传媒技术学院 教育技术学、数字媒体艺术、广播电视编导、动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
医学院 口腔医学技术

[4]

聊城大学学科建设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拥有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和开展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教育硕士等专业学位培养资格,并具有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与爱尔兰都柏林理工学院、意大利卡梅里诺大学、菲律宾德拉萨大学等高校合作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现设25个学院,9个研究院所、95个本科专业,本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医学等12大学科门类,拥有2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包括29个专业学位招生领域。[1]

山东省一流学科(1个):化学。[5]

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1个):化学。

省级重点学科

分析化学(省级特色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省级特色重点学科)、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省级特色重点学科)、光学、课程与教学论、自然地理学(黄河下游资源环境与生态安全)、系统理论、中国近现代史、分子生物学与抗体药物工程。[6]

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设岗学科

分析化学、光通信科学与技术。[6]

一级学科硕士点

应用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艺术学、美术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数学、农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系统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教育硕士、应用心理硕士、体育硕士、翻译硕士、工程硕士、风景园林硕士、工商管理硕士、艺术硕士。[7]

聊城大学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学校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1个,山东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3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8个,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省级重点建设专业24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1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全国首届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82项。省部级及以上教研教改课题41项,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微软办公软件核心技能世界大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华龙舟大赛等各项竞赛活动中,我校学子每年获得奖励5000余人次,其中冠军或一等奖获得者达几百人次。2007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成绩优秀。[1]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化学、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历史学。

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8]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建设专业

园林。[9]

省级特色专业

化学、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历史学、物理学、教育学、生物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经济学、通信工程。[8]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

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生物化学。[8]

省级精品课程

无机化学、光学、世界古代史、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汽车发动机原理、汽车构造、汽车设计、基本体操、健美操、体操、鲁迅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世界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现代教育技术、分析化学、大学英语、中国教育史。

教学成果

 

校园活动剪影(20张)

聊城大学实行学分制、双专业制、主辅修制、导师制等,多次被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评为 “优秀教学单位 ” 。每年,学校学生在全国、全省各类竞赛中获奖超过2000人次。聊城大学龙舟队已获得30余项全国、世界冠亚军;连续三年在微软办公软件世界大赛中国赛中获ppt2010项目组冠军,另获多项二三等奖荣誉;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信息化核心技能大赛等重大赛事屡获佳绩。学校获得44项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2007年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成绩为优秀。[6]

聊城大学交流合作

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理念,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国际化办学水平不断提高。与20多个国家及中国港澳台地区的6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关系,开展了包括教师交流、学生交流、合作办学等在内的30多个交流合作项目,常年开展学生交换留学项目。与约旦费城大学、萨摩亚国立大学合作开办孔子学院。[6]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优秀项目办”“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示范文学校园”“中国最美校歌”“济南军区国防生培养工作特别奖”“山东省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学校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学术兴校、特色亮校、开放活校”的发展战略,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全力推动学生成长、学者发展、学术增长、学科建设,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区域综合性大学。[6]

聊城大学学术研究

 

聊城大学科研平台

学校拥有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机构1个,共建有1个国家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重点实验室2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基地3个,山东省重点新型智库1个,山东省理论工程重点研究基地1个,山东省软科学研究基地1个,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山东省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个,5个“十三五”山东省高校科研创新研究平台,山东省高校优势科研创新团队1个,山东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培育协同创新中心2个,山东省高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1个。近年来,获批国家级课题239项,省部级课题476项,138项科研成果分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6]

山东省重点实验室

光通信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化学储能与新型电池技术实验室。[10]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基地

山东省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研究基地、山东省当代中国哲学研究基地、山东省运河文化研究基地。

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光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纳米药物与释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运河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师教育创新研究。

山东高校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

光信息传输与处理实验室、清洁化学能源技术实验室、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实验室、智能信息处理与网络安全实验室、运河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师教育创新研究基地。

聊城大学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聊城大学

截至2014年10月,聊城大学图书馆藏书总计270余万册,拥有电子图书资料28808gb。图书馆购置的主要数据库有中国学术期刊(简称cnki)、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中国学术会议论文、万方硕博论文、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国研网;超星数字图书馆、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elsevier science、ebsco、springer link、calis西文期刊目次数据库和国道外文教育专题数据库;apabi教学参考书数据库、中国大百科全书、明清实录、国学宝典等。自建数据库有随书光盘磁带数据库、院系资料室文献统一检索数据库、研究生论文数据库、馆藏古籍书目数据库、运河文化研究数据库等。[11]

学术期刊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系聊城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生物、地理、通信、工程、农学及体育等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教育教学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维普、教育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等入编期刊。该刊多次被山东省科委、山东省新闻出版局评定为“山东良好期刊”、优秀期刊。[12]

聊城大学科研成果

 

2006年至2014年10月,聊城大学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前期研究专项、“973”子课题、国家“863”计划等各类国家级课题223项,省部级课题432项。有164项科研成果分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山东省科学技术奖”“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山东省泰山文艺奖”“山东省刘勰文艺评论奖”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奖励。每年收入sci和ei的学术论文都在100篇以上。2013年,校外科研经费比2012年翻两番,使用科研经费总量超亿元。[6][13]

聊城大学校区建设

 

 

聊城大学校区简略图(2张)

聊城大学分东西两个校区,分别位于湖南路和花园路。为方便广大师生,促进两校区资源共享,2005年学校建设东西校区连桥。连桥东西长约816米,从西端横穿花园路,跨越二干渠、徒骇河,直达东校办公楼北侧。桥宽13米,其中包括8米宽的行车道和两侧各2.5米宽的人行道。连桥由29个桥墩、台支撑,其中施工难度较大的是徒骇河中的4个桥墩。它还将成为聊城市的一项景点工程。在连桥途经的花园路、二干渠和徒骇河河堤处将设有人行步梯,桥上适宜位置设有观景平台和装饰拱设计。联桥建成后,行人可直接由人行步梯登上连桥,在观景平台欣赏周围美丽景色。[14]

图书馆

聊城大学图书馆分为西校区图书馆和东校区逸夫图书馆。西校区图书馆矗立在环境优美的西校区东北部,其前身是1974年11月成立的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图书馆,1981年7月更名为聊城师范学院图书馆。2001年9月学校与聊城市共同投资兴建的图书

图书馆

馆大楼落成并投入使用,2002年2月,教育部批准聊城师范学院更名为聊城大学,图书馆随之更名为聊城大学图书馆。西校图书馆建筑面积23000平方米,设有书库、阅览室、学术报告厅、目录厅、办公室等。馆内共设有23个书库和阅览室,学术报告厅多媒体视听设备配置齐全,阅览室宽敞明亮,阅览座位4200个。

东校逸夫图书馆坐落于东校区中心地带,建筑面积26500平方米,于2007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整个大楼呈回字结构,宽敞明亮,以数字化为突出特色,实行藏、借、阅为一体的全开放借阅形式,其管理技术更加现代化,服务模式更加人性化。[11]

档案馆

聊城大学档案馆是在原聊城大学综合档案室的基础上于2005年12月28日建立的,为处级建制。负责保存、管理全校的各类档案,计有党群、行政、教学、科研、产品与生产、基建、设备、出版、外事、财会、声像等各类档案。[15]

聊城大学校园文化

 

聊城大学校徽

聊城大学校徽由聊城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教师李凯设计。它

聊城大学校徽[16]

是以聊城大学的英文字母名称liaocheng university的首位字母l、c、u作为基本造型因素,利用曲线和直线组合变化构成,其外观似大海中擎帆航行的船,象征聊大学子在知识的海洋中努力拼搏,勇往直前;似蓝天上展翅飞翔的大雁,象征着聊大人为远大目标振翅高飞;它又象大海的波涛,后浪推前浪,平静中亦蕴藏着无穷的力量,表示知识的积累过程是厚积薄发。踏着台阶,走进聊大用书搭起的校门,意味着你获得知识的同时就是你积蓄力量、奋发向上的一生中最重要的起点。[16]

聊城大学校训

 

题词(2张)

“敬业”:该校师生员工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有崇高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 。

“博学”:博学是在治学上对全体师生员工的要求。学生要刻苦钻研,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形成既广 博又专深的知识结构。教职员工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中都要具有博深的学识。

“求实”:全校师生员工要善于从实际出发,研究探索教与学的规律,脚踏实地地工作和学习。

“创新”:只有努力开拓、进取、创新,师生个人才能行远,才能做出更大贡献,才能将学校建成国内一流的地方综合性大学。[17]

聊城大学校歌

《飞向美好的明天》

词:曹佐成

曲:张德珠

你是灿烂的朝霞

聊城大学校歌歌谱[18]

映照着蓝天

你是闪光的明珠

镶嵌在鲁西平原

一代代辛勤的耕耘者

浇灌着桃李的心田

杏坛中信念在相传

崇明德重任在肩

敬业博学,求实创新

德艺双修,立己达人

举起你生命的火炬

聊城大学阔步向前

展开你理想的翅膀

飞向美好的明天

你是矫健的雄鹰

搏击在云端

你是育才的苗圃

崛起在古运河畔

一届届如潮的渴求者

吮吸你知识的甘泉

学海里青春在点燃

求至善誓登山巅

崇教尚学,敦厚奋进

乐学善思,好问笃行

相信自己能做到比努力本身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