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证样本_大学毕业证_高中/中专-毕业证大全

因为有缘我们才相聚
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

▂▃▅▇ 主页 > 毕业证样本图 > 学校名称 > 正文

北京工商大学毕业证样本

北京工商大学毕业证样本及介绍由高中生受益网搜集整理发布,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北京工商大学于1999年6月由北京轻工业学院、北京商学院、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北京商学院先后隶属商业部和国内贸易部,1959年商业部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央商学院,1960年更名为北京商学院;北京轻工业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建立的第一所轻工业高等学校,先后隶属于轻工业部和中国轻工总会;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院建于1982年,隶属于机械工业部,主要是面向机械工业行业培养管理干部。北京工商大学新校徽北京工商大学(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简称北工商,是北京市重点建设的多科性大学,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以经、管、工为主,经、管、工、理、文、法、史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入选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是全国区域金融论坛发起单位、中国金融学年会理事单位。[1-2]北京工商大学以商科、轻工和食品为特色,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先后通过ift国际认证和iufost(国际食品科学技术联盟)国际认证,成为全国第一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同时通过ift和iufost双认证的高校,标志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准,2019年1月,学校农业科学学科进入esi排名世界前1%。学校现有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级检测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科技部中国-加拿大联合实验室。[3-4]。。北京商学院

1950年,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干部学校创办。

1953年,中央商业干部学校创建。

1958年,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干部学校合并到中央商业干部学校。

1959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央商学院,隶属于商业部。

1960年,更名为北京商学院,中央商业干部学校与北京商学院合并。

1969年,北京商学院因“文化大革命”停办。

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招生。

北京轻工业学院

1958年,北京轻工业学院创建,先后隶属国家轻工业部和中国轻工总会,是中国建立的第一所轻工业高等学府;同年7月,天津纸浆造纸学院筹备处并入。

1960年4月,轻工部干部学校并入。

1964年8月,河北轻工业学院造纸专业并入,北京轻工业学院发酵专业调整到河北轻工业学院。

1970年,学院受文革影响(京校外迁)迁往陕西咸阳与筹建中的咸阳轻工业学院合并,更名为西北轻工业学院。

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

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北京轻工业学院在北京原址复校。

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院

1982年,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院成立,隶属于机械工业部,主要是面向机械工业行业培养管理干部。[6]

北京工商大学合并重组

1999年,北京商学院、北京轻工业学院、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北京工商大学。[6]

2004年,良乡校区建成并投入使用。

北京工商大学(14张)

北京工商大学办学条件

北京工商大学院系专业

截至2019年1月,北京工商大学共下设11个学院、1个教学部,开设有本科专业51个。[7]

北京工商大学
下属学院开设专业
北京工商大学理学院应用统计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化学(轻化产品质量分析)、生物技术(化妆品)
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应用化学、生物工程、环境工程
北京工商大学材料与机械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包装工程、工业设计
北京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信息工程、电子信息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贸易经济、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保险学、金融工程、财政学、经济统计学
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会计学、财务管理、物流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管理科学、公共事业管理
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思想政治
北京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
北京工商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新闻学、广告学、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
北京工商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参考资料:[8]

北京工商大学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1月,学校现有教职工1490人,其中专任教师989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53人,副教授420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含双聘院士2名,兼职教授1名),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3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人,北京学者1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北京市百千万人才4人,北京市跨世纪优秀人才工程3人,北京市“高创计划”杰出人才1人,青年拔尖人才3人,北京市科技新星10人,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8人,入选北京市委组织部青年拔尖团队1个、北京市教委创新团队20个。[7]

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孙宝国、陈克复(双聘)、庞国芳(双聘)[9]

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2人):孙宝国、杨贞耐[9]

全国优秀教师(1人):谭向勇[9]

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人):刘新旗[9]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人):王国顺、王峰娟[9]

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3人):孙宝国、杨德勇、郑福平[9]

北京市长城学者培养计划入选者(6人):杨有红、魏中龙、王静、田红玉、孙永波、王斌[9]

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
序号名称带头人获批年份
1物流管理教学团队何明珂2008
2经济管理实验教学团队秦艳梅2009
参考资料:[10]

北京市级优秀教学团队(6个)
序号名称带头人获批年份
1会计课程群教学团队谢志华2007
2民商法学课程群教学团队李仁玉2008
3物流管理教学团队何明珂2008
4香料化学教学团队孙宝国2009
5经济管理实验教学团队秦艳梅2009
6金融学教学团队杨德勇2010
参考资料:[11-14]

北京工商大学学科建设

学校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联合培养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9个(其中工程硕士专业领域7个)、本科专业51个;拥有北京市重点学科4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北京市专业群建设与改革试点1个,北京市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个;北京市属高校首批一流专业2个。学校现有博士后13人(含联合培养6人),博士生35名,硕士生2410名,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生11510名,成人学历教育学生1280名。[7]

北京工商大学良乡校区(13张)

重点学科

北京市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产业经济学、会计学、食品科学、应用化学[15]

北京市重点建设一级学科(2个):应用经济学、环境科学与工程[15]

北京市重点建设二级学科(4个):企业管理、民商法学、材料加工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15]

学位点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食品科学与工程[7]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应用经济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联合培养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会计学(与中央财经大学联合招收和培养)[16]

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食品科学与工程[16]

学术型硕士学位授予点
学院名称学科门类一级学科名称专业代码二级学科名称批准时间
理学院工学化学工程与技术0817z1化妆品科学与技术2012年5月
081702化学工艺2011年12月
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2011年12月
统计学0714——2011年8月
食品学院工学化学工程与技术081704应用化学1986年7月
081703生物化工2003年9月
食品科学与工程083201食品科学2006年1月
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083002环境工程1996年4月
083001环境科学2006年1月
材料与机械工程学院工学机械工程0802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1998年7月
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1990年10月
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03材料加工工程1998年7月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工学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1986年7月
08110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2006年1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1998年7月
软件工程0835——2011年8月
管理科学与工程087100——1993年12月
经济学院经济学理论经济学020104西方经济学2000年12月
020101政治经济学2006年1月
应用经济学020205产业经济学1981年11月
020206国际贸易学2003年9月
020203财政学2003年9月
020204金融学2003年9月
020207劳动经济学2006年1月
020201国民经济学2006年1月
020209数量经济学2006年1月
020202区域经济学2006年1月
0202z1保险学2012年12月
统计学0714——2011年8月
历史学中国史0602l3专门史1996年4月
商学院管理学工商管理120202企业管理1990年10月
120203旅游管理2003年9月
120204技术经济及管理2006年1月
1202z1财务管理2006年1月
120201会计学1986年7月
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00——1998年7月
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法学030105民商法学1993年12月
030107经济法学1996年4月
030106诉讼法2012年12月
马克思主义理论0305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2006年1月
030505思想政治教育2006年1月
外国语学院法学法学0301z1国际法商英语2012年5月
艺术与传媒学院文学新闻传播学050301新闻学2006年1月
050302传播学2012年12月
参考资料:[17]

专业型硕士学位授予点
院系名称专业学位类别代码专业学位类别名称专业领域代码专业领域名称批准时间
食品学院0852工程硕士085216化学工程2007年5月
材料与机械工程学院0852工程硕士085201机械工程2007年5月
0852工程硕士085204材料工程2010年9月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0852工程硕士085210控制工程2007年5月
0852工程硕士085211计算机技术2010年9月
0852工程硕士085240物流工程2010年9月
经济学院0252应用统计硕士2010年9月
0254国际商务硕士2010年9月
0253税务硕士2010年9月
0256资产评估硕士2010年9月
0251金融硕士2010年9月
0255保险硕士2010年9月
商学院1251工商管理硕士2007年5月
1253会计硕士2010年9月
1254旅游管理硕士2010年9月
法学院0351法律硕士2009年6月

北京工商大学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15年11月,北京工商大学共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北京市专业群建设与改革试点1个,北京市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个,入选国家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拔尖创新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专业2个;入选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2部,入选第一批、第二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7部;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北京市精品课程13门;国家级精品教材2部,北京市精品教材35部;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北京高等学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单位1个,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5个。[7]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通过ift、iufost食品专业国际认证。[18]

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物流管理、会计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财务管理、金融学[19-20]

北京市特色专业(8个):会计学、物流管理、贸易经济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法学、新闻学

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金融学[21]

北京市专业群建设与改革试点(1个):会计类专业群[22]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北京工商大学经济管理实验中心[23]

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北京工商大学数字艺术制作中心、北京工商大学化学化工实验中心、北京工商大学中国化妆品研究中心与化学实验中心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北京工商大学经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4]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会计学全英教学实验区[25]

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5个):北京物美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用友新道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北京天利海香精香料有限公司[26-27]

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物流系统论、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证券投资学[28-29]

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1门):中级财务会计[28]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物流系统论(何明珂)[30]

教学成果

截至2015年11月,北京工商大学共获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34项。[7]

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开拓创新,建设资源共享的一流经济管理实验中心(李朝鲜、黄先开、秦艳梅、赵学凯、卢奇)[31]

北京工商大学对外交流

学校积极推动与海外一流院校、学术机构的实质性交流与合作,在国际合作交流、留学生发展、师生境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气象。

学校与美洲、欧洲、亚洲和大洋洲近22个国家和地区的46所高校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2013年和2014年,我校与爱尔兰考克大学联合举办应用统计学(风险和精算)(国际)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和食品科学与工程(国际)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分别获教育部批准。学校面向在校学生开展了各类层次的国际交流学习项目,通过项目进入剑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都柏林大学、明尼苏达大学等世界顶级大学攻读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学生已经突破百名。学校积极整合各类外事资源,2016年11月,获批中国科协“一带一路”国际科技组织合作平台项目,并成立巴基斯坦科技与经济研究中心,标志着学校在国际科研合作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2017年学校首次向国家留学基金委推荐匈牙利政府互换奖学金项目候选人,并有15人获资助,标志着我校在公派出国留学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学校积极实施《留学北京工商大学行动计划》,充分利用来华留学的大好机遇,提升了我校来华留学生的教育教学水平。2014年11月,经教育部批准,我校正式成为承担来华留学生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培养任务院校;2016年,我校首次获批北京市一带一路专项奖学金;2017年,我校外国留学生在校生突破300人,校园国际化气氛日益活跃。

学校积极为教师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搭建平台,利用举办国际会议、合作伙伴院校交流等多种方式为教师的国际交流提供各类机会。学校每年派出教师近百人次赴国外一流大学接受培训和交流,赴国外(境外)进行学科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专业考察和交流,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了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国际化水平。[7]

诺贝尔奖获得者经济论坛(7张)

北京工商大学学术研究

北京工商大学科研机构

截至2017年1月,北京工商大学共有拥有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检测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北京市高精尖中心、3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3个中国轻工业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实验室、1个北京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北京市研究基地、获批3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5个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32]

国家级检测中心(2个):国家轻工业芦荟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国家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33]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3个):北京市植物资源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北京市食品风味化学重点实验室、食品安全大数据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33]

首批中国轻工业重点实验室(3个):中国轻工业绿色塑料成型与质量评价重点实验室、中国轻工业化妆品重点实验室、中国轻工业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34]

北京实验室(1个):食品质量与安全北京实验室[33]

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北京市食品添加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3]

北京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食品添加剂与配料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中心[33]

北京市研究基地(2个):北京食品安全研究基地、北京批发研究基地[35-36]

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国有资产管理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单位)、中国食品安全研究中心(牵头单位)、京津食品绿色加工与安全控制协同创新中心(参与单位)[37-39]

北京工商大学科研成果

2011年至2015年11月,北京工商大学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0项,国家“863”项目9项,国家“973”项目子课题9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及子课题1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32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省部级奖46项;已授权发明专利152项,实用新型专利38项,共出版学术专著、译著407部,发表论文7275篇。2014年科研经费达到1.93亿元,比2013年增长12.86%。[7]

     国家级获奖情况
1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重要含硫食用香料的研制
2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嗜热真菌耐热木聚糖酶的研究与应用
新型非放射性夜明材料
新型光致显色防伪材料生产技术
重要食品香料绿色制备技术
3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原味浓缩肉汤生产技术
参考资料:[40]

2015年北京工商大学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清单
序号负责人所属院部项目名称项目类别
1李阳理学院内在纽结图和内在链环图若干问题的研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张艳慧理学院半空间中次调和函数的matseav 定理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王丽娜理学院几类生物和物理模型中行波解的稳定性研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王彬理学院相依结构不确定下的聚合风险问题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5李友爱理学院偏微分方程特征值问题高精度有限元方法面上项目
6刘莉丽理学院双层石墨烯层间缺陷迁移及其能带调控机制的理论研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7李双阳食品学院由bola型磷脂分子构成的古生菌细胞膜的结构特异性研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8袁焕祥理学院共轭寡聚物的设计、合成及其靶向抗肿瘤活性研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9孙家跃理学院斯托克斯白光转换材料的可控合成及转光薄膜的潜指纹显现识别功能化面上项目
10李丽理学院基于植物代谢组学策略的meja对赤小豆萌芽过程的作用机制研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11马铁铮食品学院微胶囊制备过程对多不饱和脂肪酸品质的影响机制研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12贾焱理学院纳豆激酶分子内分子伴侣与成熟肽断裂的分子机理研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13杨然食品学院n-糖基化作用对新型链霉菌木聚糖酶基因功能性表达的影响机理研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14付宗强材料与机械工程学院淀粉颗粒内残余晶体结构对其老化行为的影响机理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15李姝静理学院基于主客体作用的四种类黄酮超分子体系的构建及其抗氧化活性构效关系研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16许朵霞食品学院基于异型聚集效应构建乳状液微聚集体及其影响流变特性机理研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17郦金龙食品学院基于亲水胶体与面团关键组分互混互作改善面团品质的立体化机理探索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18刘慧琳食品学院基于量子点表面分子印迹技术的双氰胺靶向传感分析及机理研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19孙辉材料与机械工程学院林木剩余物半纤维素薄膜的制备及性能面上项目
20王成涛食品学院pseudomonas putida中靛蓝色素合成代谢调控机制研究面上项目
21杨贞耐食品学院益生菌冰淇淋加工过程冷冻胁迫致菌体损伤机制及控制策略研究面上项目
22朱运平食品学院基于面团重构模型研究双酶协同对面团体系生物大分子互作的影响机制及调控面上项目
23宋焕禄食品学院酵母抽提物中风味活性物质及其在加工中变化规律的研究面上项目
24田红玉食品学院辣椒香味活性成分分析及形成机理研究面上项目
25王静食品学院天然抗氧化剂调控食品中maillard反应抑制糖基化终产物形成的分子机制面上项目
26万贤材料与机械工程学院具有自吸附功能的相变负载多孔材料的构筑及其蓄热性能研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7靳玉娟材料与机械工程学院核@壳型聚酰胺-胺(pamam)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对聚羟基丁酸/戊酸共聚酯(phbv)的性能调控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8陈雅君材料与机械工程学院磷腈/三嗪双基分子阻燃聚乳酸树脂的性能与机理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9石文天材料与机械工程学院微细切削芳纶纤维复合材料表面创成机理研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0任连海食品学院餐厨垃圾干式厌氧发酵优势菌群健康演替调控技术基础面上项目
31余琰商学院上市公司参与高息委托贷款研究:行为动机、驱动因素和经济后果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2倪国华经济学院媒体监督的交易成本对我国新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之监管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制度要件价值的视角面上项目
33赵颖法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的立法梳理与制度需求应急管理项目
参考资料:[41]

北京工商大学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5年6月,北京工商大学图书馆于1999年6月由北京轻工业学院图书馆和北京商学院图书馆合并组建,包括阜成路校区图书馆和良乡校区图书馆两个馆区,馆藏纸质文献近184万册、电子图书88万种、各类数据库95个,中、外文期刊1273种、报纸85种,形成了以经、管、工科为主,理、法、文、史等多学科兼顾,以印刷型资源为主,电子资源、多媒体资源为辅的馆藏特色。[42]

学术期刊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原《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1983年创刊,是由北京市教委主管,北京工商大学主办的食品专业期刊。该刊被英国《食品科技文摘》(fsta)和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并被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等多家数据库、文摘杂志列为固定刊源。该刊主要刊发食品科技及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加工工艺、贮藏保鲜、分析检测、清洁生产、安全监管、机械与包装技术等方面最新科研成果,包括探索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论文,以及反映食品学科前沿发展动态的高质量综述文章。[43]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前身为《北京商学院学报》,创刊于1981年,入选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社会期刊精品数据库收入“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精品数据库”。[44]

《中国塑料》是国家科委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全国性科学技术期刊,由北京工商大学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主办,属中国中文核心期刊,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源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45]

《npj science of food》是北京工商大学与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旗下的自然科研集团(nature research)、国际食品科学技术联盟(iufost)三方合作出版具有高影响力的开放获取期刊《npj science of food》,打造世界食品界一流期刊。

《精细化工》于1984年6月创刊,是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中国精细化工协会会刊、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英文版)》源期刊。[46]

北京工商大学文化传统

北京工商大学校名

北京工商大学校名

北京工商大学校名字体来自毛泽东字体集字。

北京工商大学校徽

北京工商大学校徽以蓝色为主色,与海天同色,寓意学校远景广阔

校徽

;主体部分由双环与“gs”构成,上环为北京工商大学英文表达,下环是北京工商大学中文注册商标。

作为核心部分的gs既是工商二字拼音的首字母,也可变体为一个“品”字形,同时还是英文字母三个 “g”的组合。

3个 “g”分别代表genuine真诚地做人(品行)、grand伟大的胸怀、海纳百川(品位)及glorious以学校为荣耀、创造辉煌未来(品牌)。三道水波寓意三校合一,源远流长。[47]

北京工商大学校训

求真、立德、勤奋、创新

这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也综合体现出该校的学风、教风和校风,代表着北京工商大学的精神。

校训涵义:追求真理,崇德立身,勤奋学习,开拓创新。[48]

北京工商大学学校领导

北京工商大学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
党委书记黄先开[49]
校长、党委副书记[50]孙宝国
党委副书记张德玉、董竹娟
副校长谢志华、李朝鲜、张耘、郑文红、贾英民、方德英
纪委书记邱晓平
参考资料:[49][51-52]

北京工商大学历任领导

原中央商业干部学校时期
时期校长姓名任职时间
原中央合作事业管理局干部学校时期孟用潜1949.12 ——1950.07
原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干部学校时期程子华1950.07——1954.07
原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干部学校时期程子华1954.07——1958.04
姜君辰1957.04 ——1958.04
原中央商业干部学校时期张雨帆1953.07——1954.11
王磊1955.01——1955.06
姚依林1955.07——1958.12
郑伯克1959.02——1960.02
阎顾行1960.10——1964
王文波1964——1966.5
参考资料:[53]

原北京商学院时期
历任书记任期历任校长任期
阎顾行1960年10月至1962年11月阎顾行1960年10月至1962年11月
牛荫冠1962年12月至1963年7月牛荫冠1962年12月至1963年7月
王文波1964年10月至1966年5月王文波1964年10月至1966年5月
孙正1980年12月至1983年12月陈醒1978年12月至1982年12月
陈以恕1984年1月至1986年1月孙正1983年4月至1983年12月
张仲秋1989年5月至1992年10月贺名仑1983年12月至1991年6月
苏志平1992年10月至1999年6月
参考资料:[53]

原北京轻工业学院时期
历任书记任期历任校长任期
朱康1958年7月至1972年朱康1958年7月至1972年
陶冶1982年6月至1984年10月李恩元1983年12月至1984年9月
张善梅1988年4月至1990年3月夏德钤1985年7月至1988年9月
王义端1990年6月至1993年3月王义端1988年9月至1991年9月
陈仁敏1993年3月至1996年3月陈仁敏1991年9月至1999年6月
林少岩1996年3月至1999年6月
参考资料:[53]
硕士点

51 个。学校类型

综合

属 性

北京市属重点大学

所属地区

中国北京

现任校长

孙宝国

相信自己能做到比努力本身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