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市第一中学毕业证样本及介绍新版由省教育厅印制、老版由省教育委员会印制,如需了解更多请联系在线客服点击联系
学校简介
通化市一中始建于1946年。1958年被评为吉林省重点高中;2003年被评为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在2006年被国家任命为“奥林匹克实验校”,64年的发展历程中,在几代“一中人”的不懈努力下,学校不仅建设发展成为一座配套设施齐全,功能完善先进的现代化新型学校,而且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人才。九天圆梦领军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神舟”飞船总指挥、国际宇航联副主席袁家军正是在通化市第一中学,以优异的成绩于1980年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学院飞行器设计专业,成就了今天辉煌的事业。
学校简介
学校现有教学班48个,在校学生2860人,教职工224人。其中有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70人,国家、省、市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28人,具有研究生学历20人。学校占地面积53000平方米,教学楼、图书办公楼、综合实验楼、宿舍楼、艺术楼、餐饮中心、体育馆等建筑面积38381平方米,绿化面积8000平方米。经过近几年的大量投入,学校的教学设备不断更新,跨入全地区一流行列。
教学特色
办学理念
学校始终牢固树立“树人为本、张扬个性、全面发展、科学铸校”的办学理念,不断改革管理体制,注重精细化管理,积极实施素质教育,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战略,实现了规划、结构、质量的有机统一,推动了学校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学校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理念,坚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德育工作以感恩教育为突破口,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线,坚持“三级谈话”的德育方法,广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系列教育活动,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扎实的学习基础。心存感恩,报效祖国的思想理念激励着每一位一中学子。
管理体制
学校采取“扁平化”的年级管理体制,变传统的“校长—副校长—教务处主任—教研组长—教师”的五层组织结构为“校长—级部校长—教师”的三层组织结构,同时提出了“以学定教、以测促学、过程前移”的教学管理新模式,人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使学校的管理模式正朝着科学、规范的方向稳步迈进。
学校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开展讲座、师徒帮教、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等方法和途径,使青年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迅速得到提高。青年教师的成长、成熟形成了学校师资队伍整体的良性循环,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步入了又好又快发展的快车道。
学校以“夯实环节管理,严格过程督导,积极推进精品课堂建设”为目标。通过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通过开展以公开教学为载体的学科教研活动、以“学案”和“大练习”为载体的集体备课活动和联考活动,形成了一整套科学、高效的教学管理方法和模式,大面积的提高了教学质量。
科学的管理,人文的关怀,换来了丰硕回报。学校先后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模范集体、吉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精神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攀升,始终保持了进入清华、北大录取线;考入清华、北大人数;600分上人数;重点线上线率等项指标的地区领先地位。在全国和吉林省各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也有了突破的进步。
通化一中似清澈的甘泉,滋润着学生求知的心田,通化一中像一道绚丽的彩虹,编织着学生理想的未来。在新世纪的教育改革发展大潮中,通化一中按照“三个满意”总要求,一定会再次实现跨越式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校长职责
(一)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遵循《宪法》和《教育法》确定的基本原则,依法治校,认真组织开展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保护师生的合法权益。
(二)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指导和监督。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和汇报工作。
(三)严格执行教育教学法规文件,保证教育计划和教学大纲的执行。
(四)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领导班子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并接受教职工代表大会的监督。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组织教师学习政治与钻研业务,注意培养班主任、中青年教师和业务骨干。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稳定提高。
(六)加快校园、校舍、教学设施、设备等硬件建设。
(七)强化法制安全教育,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师生的人身安全。
(八)廉洁从政,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团结协作,开拓进取。
(九)领导组织教育工作,发动全体教职员工坚持不懈地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教育。
(十)领导组织教学工作,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按国家规定开齐开足课程,正确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