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中国地质大学创建于1952年,前身是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学校的地质学系合并组建而成的北京地质学院。
建校初期,学校分别在北京沙滩(原北京大学地质馆)、端王府夹道(原北京大学工学院)和河北宣化地质学校三处办学。
1952年7月14日,成立了北京地质学院筹备委员会,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主任李四光任筹委会主任。
1952年11月1日,在北京端王府夹道举行了北京地质学院首届开学典礼。
学校决定每年的11月7日为北京地质学院的“校庆日”。1952年12月24日,政务院任命红军老干部刘型为北京地质学院首任院长,著名地质学家、中国地质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尹赞勋教授任副院长。
1954年后陆续迁入北京西北郊学院路新校址。
1960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重点院校。
1966年至1970年的5年时间中,学校停止招生。
1970年迁出北京。
1975年迁址武汉,暂时更名为为武汉地质学院。
1978年,在原北京校址设立北京研究生部。
1987年,国家教委批准原北京地质学院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武汉两地办学。
2000年2月,学校由国土资源部划归教育部管理。
2006年10月,教育部、国土资源部签署共建中国地质大学协议。
2010年9月,教育部、国家海洋局签署共建中国地质大学协议。
2012年,中国地质大学参与组建地球科学国际大学联盟。
专业设置
本校专业有经济学;法学;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地理信息科学;海洋科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地球化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宝石及材料工艺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土木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测绘工程;地质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石油工程;环境工程;安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会计学;土地资源管理;产品设计等。